南方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1课 问题解决思路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南方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1课 问题解决思路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南方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12-29 10:2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问题解决思路
一、教学内容分析
《问题解决思路》是《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的首篇,是学生接触程序设计的第一课,其主要内容有程序、软件和算法的定义,并让学生初步接触算法与程序设计。“程序与软件”这一模块学习了程序与软件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区别,并用“猜数字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步骤”这一模块是用类似流程的图形描述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得到结果”,简单直观,并强调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和编写程序是重点,为下一模块中的算法做了铺垫;“自然语言描述算法”这一模块内容用一个示例来展现自然语言对算法流程的描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流程图描述算法”用流程图将上一个案例呈现出来,并明确各种图形的含义,是很重要的内容;“程序设计语言”中介绍了计算机常用程序设计语言,将“猜数字游戏”的Python源代码展现出来,让学生初次接触代码;“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中用流程图呈现程序设计中三种基本结构的流程,实现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衔接。学完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对算法与程序设计有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Python程序设计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面向的是八年级的学生,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灵敏,独立性增强,好奇心强,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兴趣,依赖中求独立,愿意探索和发现新自我,且竞争心渐强。针对这一情况,本课主要以轻松活跃的气氛讲述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基础知识,这对于初学程序设计的同学而言,充满着浓厚的趣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之前接触过程序设计语言的同学,同样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使他们能更深入地去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
三、教法建议
本节课重点讲述了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用自然语言与流程图描述算法,培养学生利用流程等图形化工具来解释一些复杂过程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程序思维和计算思维。对本堂课的教学,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学生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语言,所以在本学期的第一节课上要用一些有趣的案例来激发他们对程序设计的热情,消除恐惧心理。通过知识的讲解和任务的驱动,大部分学生都会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兴致弱的同学,我们要给予更多的注意和帮助;教师可以在全班展示优秀的任务表并进行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及时的反馈。
四、参考教案
科目
信息技术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课题
问题解决思路——算法与程序设计语言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品德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程序与软件的概念与区别以及算法的定义。2.掌握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步骤,并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3.了解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2.培养学生积极对待新问题的态度。3.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难点:
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板书设计示意框图
第1课
问题解决思路——算法与程序设计语言一、程序、软件和算法的定义二、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步骤(写出流程)三、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四、介绍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




硬件准备:多媒体教学工具、纸、笔。软件准备:Python3.7。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意图
时间
一、课前导入和学生的互动。例: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计算机的存在,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你们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充满高科技的课程,在新的学期,你对本门课有什么期望?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大纲、学习目标激起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求知欲望。老师:一般来说,用计算机解决问题,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但是,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以找到合适的软件来解决,那我们今天就跟着小明同学一起学习计算机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吧!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引入课堂,让学生完成过渡。
2’
二、程序与软件1.程序的定义我们在处理一些问题时使用到了某些计算机程序,这些程序是一组能让计算机识别的工作指令的集合。想要不使用别人开发的软件,让计算机听命于你,那就得自己动手编程,满足你的特定要求。【操作演示】展示“猜数游戏”,这是一位初学Python程序设计语言的同学设计的游戏,让电脑想一个数,然后由玩家来猜,不管猜对猜错都有小提示。【学生参与进游戏,让他们体验编程游戏的乐趣】2.软件的定义软件一般是指计算机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资料的总和。习惯上,程序与软件是不加以区分的,所以我们这学期的目标就是知道程序是如何设计编写出来的。三、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步骤计算机俗称“电脑”,也就是说它的思考方式跟我们人类的大脑有相似之处,想要让它帮我们解决问题,首先也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制订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步骤,然后用一种计算机能够“听懂”的语言描述具体的步骤。反映到编写程序中来,就可以用下图来描述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多媒体演示流程】上述步骤中,重点是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和编写程序。那么,究竟什么是算法?【引出算法的概念】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解读”算法呢?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
1.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自然语言描述算法就是用日常用语来阐述算法的流程。举例比较三个数的大小。
【巩固练习】用自然语言描述下列问题的算法。(1)计算圆的周长。(2)计算水费。(见教材“体验与建构”)提问并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2.流程图描述算法【多媒体演示】展示“求三个数中最大数”的流程图,并由学生自主探究流程图中各种图形的含义。(自主探究)提问学生,老师做出评价和补充。巩固练习:(小组合作)用流程图描述下列问题的算法。(1)计算圆的周长。(2)计算水费。(见教材“体验与建构”)五、知识拓展1.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语言就是计算机能够“听懂”的语言,然后将设计好的算法用语言表示出来,计算机就能“乖乖”听从于你了。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有Python、C、C++和Java等。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本学期学的Python是一种易学好用、功能强大的语言,在现在的人工智能领域非常受欢迎。【操作演示】展示“猜数游戏”的源代码,让同学们感受代码的神奇,激发他们对编程的好奇心。2.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多媒体演示】对三种基本结构的介绍。
观看教师展示游戏,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自己动手实践,掌握技巧和方法。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让学生先感受程序设计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程序思维。强调算法的重要性来引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激起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好奇。
5’5’3’10’2’
六、实践探究(见教材“评价与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探索精神,提高学生数字化创新能力。
按要求完成作业。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10’
七、本课总结请同学们自己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来补充。培养学生及时梳理、归纳知识点的习惯,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信息技术的热情。1.程序、软件和算法的定义。2.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步骤。3.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算法。4.介绍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3’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