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
一、教学内容分析
“传染病”这一节是“健康地生活”系列知识的入门篇,与前后知识联系紧密。七年级的微生物知识和八年级的部分遗传学知识是学习本节的知识基础。同时又为下篇“免疫”知识的学习作好过渡。?? 本节教材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建构概念;二是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通过调查、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三是注重情感责任教育,考虑到艾滋病传染趋势的逐年扩大化,引导学生关注其传播与预防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列举常见的传染病。 2、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 3、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过程与方法?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了解调查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2、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
三、教学策略
这堂课将通过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例如运用讨论法,问答法,以及模拟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 ?? 而对于初二的学生,由于他们正处于思维活跃时期,对新鲜的事物富有探索精神。因此,要尽量地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活动,自主思考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样做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能力,进而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尽可能地提供来自于生活中的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理解名词和概念。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传染病 PPT展示几种常见疾病的症状。 提问:? 你知道图中哪些是传染病,哪些是非传染病吗?你是怎样区分的? 今天我们就将学习“传染病”。 观察图片。 学生回答:流感、腮腺炎是传染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为非传染病。 ?(学生回答不一定很完整)有传染性,能在人与人之间,或 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播的疾病。 培养观察能力。 检验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积累。 激发学习兴趣。
讲解新课 一、常见的传染病 1、传染病的概念; 2、病原体; 3、传染病的分类。 提问:以上这些传染病有什么共同特点?那么什么是传染病呢?? 引导,提问:分析传染病的最大特点是传染性,是什么在人和人或动物和人之间传播呢?? 归纳:病原体的概念,举例展示常见的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 展示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图片,讨论得出传染病的分类。 ?讨论总结出传染病的概念。 学生填表,表达交流。?并提出各种关于传染病的问题。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可能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 观察图片,得出结论。 1.任务驱动,激发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
二、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设疑:传染病为什么能流行?它有哪些基本环节呢?? 展示:课本87页资料。? 分别举例解释三个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什么?? 病原体首先存在于什么人身上?? 流行性感冒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到健康人身上的?? 什么人最容易得流行性感冒?? 教师归纳学生回答,提出:?流行性感冒流行的实质呢??? 可以将这个过程分为几个环节呢??? 分析小结:? 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学生回答:传染病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学生分别回答: 流感病毒。 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身上。? 飞沫。? 老人和小孩。身 体抵抗力弱的人。? 流感病毒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身上通 过飞沫传播到健康人身上。? 学生回答:? 病人或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健康人。? 学生阅读87页末尾三段内容,进一步理解三个环节。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之间 的合作与表达交流能力。 阅读课文,增强理解能力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讨论:传染病流传的三个环节可以缺少吗?? 在2003年“非典”期间,为了预防“非典”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以上各种方法,各从传染病的哪个环节上考虑的?? 归纳传染病的预防的方法。? 讲:以下是几种比较常见的传染病,请同学们分析这几种病的特点,谈谈怎样预防?? 肺结核(展示肺结核的有关课件。)? 淋病?(展示有关淋病的有关课件)? 讲:传染病的预防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采取综合的措施,但又要根据具体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环节,做到具体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学生回答:? 不能缺少。? 各种各样的预防措施。如:戴口罩、打扫卫生、隔离病人、喝增强免疫的中 药……? 学生讨论以上的措施分别属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学生回答: ?1、主要通过给易感 人群预防接种卡介苗。保护易感人群。 其他的,如隔离病人,保护环境卫生, 也是其中的方法。2、主要以搞好个人的卫生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为主要措施。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培养关心社会热点问题态度。 检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艾滋病 出示资料。 播放姚明宣传艾滋病的视频短片。 讨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了解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关注艾滋病。
课堂小结 ?提问: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本节主要内容? 开始动脑,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学生通过回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巩固练习 PPT出示课堂练习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 巩固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课后练习 优化设计相应的“智能演练” 按时完成并上交作业。 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一节??传染病???????? 一、常见的传染病 1、传染病的概念;???????????????? 2、传染病的分类;????????? 3、?常见的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 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3、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包括健康的概念、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获得这些知识,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课题。通过本节课的处理,效果较好。?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分析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再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如传染病的预防,学生先回忆预防“非典”的方法,再从这些方法中归纳出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再运用这些措施讨论预防几种具体的传染病的方法。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