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数学五年级(上) 第3单元:小数除法-4循环小数(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数学五年级(上) 第3单元:小数除法-4循环小数(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8 21:3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时 循环小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35页例1~例3及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自主计算、借助计算器计算的活动中,经历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的过程。
2.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能指出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3.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在借助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索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教学难点】
判断一个小数是不是循环小数。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情境导入
1.师:老师讲个故事,但这个故事中会有问题出现,你们要认真听呀!“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 讲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学生发现问题,教师总结:这种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称为“循环”。
2.学生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循环现象。
二、探究新知
(一)师生谈话,由去水果店买水果的话题,引出数学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教师口述购买苹果、栗子的质量和总价信息,提出“估算一下苹果和栗子的单价哪个便宜一些”,并说一说是怎样估算的。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1,出示问题(1):平均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2.让学生列式并尝试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当板演的学生除到商的小数点后第二位时,停止计算。
3.汇报计算的情况,说一说发现了什么问题。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结果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商”重复出现的原因。
4.出示问题(2):平均每千克栗子多少元
让学生列式并尝试用竖式计算。提示:边计算边观察商有什么特点。
交流计算情况,讨论除得的商有什么特点。
5.让学生观察竖式,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想一想:继续除下去,商会出现什么情况 为什么
(二)用计算器计算。
1.写出58.6÷11,38.2÷2.7,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后交流计算结果。
2.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商,讨论商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从商的小数部分的某一位开始,重复出现几个数字。
3.介绍这两个商的书写方法和表述方式。让学生写出10÷3,83÷11的商并交流。
4.让学生观察四个算式的商,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空间。
5.师生共同总结循环小数的特征并板书: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并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三)探索规律。
用计算器分别计算1~19除以9的商,小组讨论有什么规律。
(四)自学教材。
学生自学教材第36页兔博士网站上的数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36页“练一练”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谁举例说明:什么样的数是循环小数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课始引用了一个学生熟悉的故事让学生感知循环现象,并让学生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不足之处] 本节课在学生探究循环小数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观察的材料应该再补充一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计算几道题的商。
[再教设计] 对于商是循环小数的竖式计算,学生不知道该除到哪一步就不用继续再除,再设计这节课时一定要强调这一点。另外,还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