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数学五年级(上) 第8单元:方程-3解方程(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数学五年级(上) 第8单元:方程-3解方程(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9 14:5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内容】
教材第83页例1,例2及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正确运用。
2.初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正确解简易方程,如x+a=b,x-a=b。
3.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感受简易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难点】
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铺垫
1.举例说明等式有哪些性质。
2.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简单的方程。
二、探究新知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例1。
学生独立学习例1的有关内容,了解信息。
师:一顶帽子x元,一件上衣58元,一共用了79元。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x+58=79。
师:x+58=79这个方程怎么解呢
生:利用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58,就得到x=21。
板书:解:x+58=79
x+58-58=79-58……方程两边同时减去58
x=21
师:怎么知道x=21一定正确呢
生:验算。将x=21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
板书:验算:方程左边
=x+58
=21+58
=79
=方程右边
方程左右两边相等,x=21正确。
师小结并板书: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例2。
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方法,尝试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4页“试一试”。
2.完成教材第84页“练一练”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例2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学思考、汇报交流既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保证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考察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以及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不足之处] 方程两边有的加、有的减、有的乘、有的除,个别学生的思路比较乱,不能正确解答。
[再教设计] 先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方法,再突出重点,寻找规律,不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
第4课时 解稍复杂的方程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页例3,例4及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猜数游戏、列方程解决问题以及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过程。
2.知道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能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并能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3.在猜数、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解两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难点】
能准确地找出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导入
1.解下列方程。
2x=36   x÷45=2   x-98=75
2.把2x=36变成
2x-18=36,怎么做呢
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解两步计算的方程。揭示课题“解稍复杂的方程”。
二、学习新知
1.猜数游戏。
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例3的情境图,认真阅读游戏方法,从这个游戏方法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个数乘2加上10等于60。
学生想数,老师猜数。
师:我是怎么猜出来的呢
师:老师是用列方程求解的方法求出这个数的,你会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尝试列方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展开交流:如何解这个方程 解方程应利用什么方法 学生板演。
解:设想的数是x。
2x+10=60
2x+10-10=60-10
2x=50
2x÷2=50÷2
x=25
答:想的数是25。
2.教学例4。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例4:一个数的5倍比这个数多136,这个数是多少
小组一起讨论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并组内交流解方程的过程。指名板演。
解:设这个数是x,那么它的5倍是5x。
5x-x=136
4x=136
x=136÷4
x=34
答:这个数是34。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86页“练一练”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猜数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学好数学的意识。
[不足之处] 检验的过程学生还是不太熟悉,不太规范。
[再教设计]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只要适当点拨,学生就能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