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五年级数学上·新课标(冀教)
第9单元
探索乐园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第9单元 探索乐园
第1课时 鸡兔同笼
【教学内容】
教材第95~96页例1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尝试用列表、画图、假设、列方程等策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化繁为简、假设、转化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的联系,掌握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会“数青蛙”的游戏吗
一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两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三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这个游戏中什么在变 什么没变
二、探索新知
1.PPT课件出示教材例1。
你可以读出哪些数学信息 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
2.获取信息,猜想验证。
题里不变的量是哪个 首先,根据已知的信息,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给学生发表格填写)
(PPT课件出示表格)我们一起猜猜。(填表直到找到最后答案)
鸡(只)1234兔(只)21201918腿(条)86848280
小结: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叫它列表法。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吗
3.尝试假设法。
(1)假设全是鸡,一共就有44条腿。实际有70条腿,这样就少了26条腿,为什么会少了26条腿呢 把兔当了鸡在算。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少算两条腿,那么把几只兔
当成了鸡算就会少算26条腿呢 即26里面有几个2,就把几只兔当成了鸡算,13个2是26,就是把13只兔当成了鸡算,这个13就表示应该有13只兔。
上面的过程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请同学们试试看,并指名板书。
假设全是鸡:
22×2=44(条)
70-44=26(条)
4-2=2(条)
兔:26÷2=13(只)
鸡:22-13=9(只)
(2)假设全是兔。(请同学们自己算,并说说每步求什么)
小结: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这是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板书:假设法)
4.探究用方程解。
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除了假设法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方程法)
通过得到的信息能写出什么等量关系式呢
解:设兔有x只,那么鸡就有(22-x)只。
4x+2(22-x)=70
4x+44-2x=70
2x=26
x=13
鸡的只数:22-13=9(只)(板书)
5.师小结:对于“鸡兔同笼”这类问题的解答方法常见的有哪几种
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板书)
三、课堂练习
1.有龟和鹤共18只,龟腿和鹤腿共有56条。龟、鹤各有几只
2.五年三班有38人去公园划船,租了大船和小船共8条,大船每条可乘6人,小船每条可乘4人,每条船都坐满了人,则他们租了几条大船 几条小船 (用方程解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96页“练一练”第1,2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节课呈现教材中的三种解题方法,即假设法、列表法、方程法。教学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活动空间,让他们在了解数学信息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不足之处] 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少,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
[再教设计] 本节课要从学的角度安排教学过程、呈现学习内容、提供操作材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
第2课时 密 铺
【教学内容】
教材第97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图形的密铺,理解密铺的特征.
2.了解图形密铺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密铺的特点,知道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密铺。
【教学难点】
运用密铺的特点,能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课前准备】
PPT课件,在网上搜索密铺的历史背景材料和密铺图案,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正五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六边形等。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观察图片,感知密铺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奇妙而美丽的图案,它们都是由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拼成的。你们知道哪些图案呢 请学生说出几种图案。
2.你能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它们分类吗 先独立思考,想好的同学同桌之间议一议。
3.你认为什么是密铺
二、操作探究,体验密铺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的是用同一种图形进行密铺,板书课题“密铺”。
出示并贴在黑板上: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正五边形、正六边形。
活动:一种图形的密铺。
1.质疑牵引、大胆猜想:猜一猜这些图形中哪些能单独密铺。
2.动手操作、实践验证:请大家动手铺一铺,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3.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1)我们先研究四边形。哪些四边形可以单独密铺
(2)通过验证我们发现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些四边形都能够单独密铺。这些图形都是比较特殊的四边形。
(3)那么是不是任何形状的四边形都能单独密铺呢
(4)交流。用同一种完全一样的四边形能够密铺的诀窍在哪里
(5)三角形可以单独密铺吗 为什么
(6)除了任意四边形、三角形都能密铺外,上面的平面图形中还有哪些图形也可以单独密铺
三、展示情境,欣赏密铺
1.密铺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你们在哪里见过密铺图案呢
2.欣赏密铺图案。
四、鼓励创造,设计密铺
小小设计师:请大家用今天所学的密铺知识,在方格纸上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哪些图形可以密铺,并感受到密铺的特点。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感悟。
[不足之处] 密铺是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现象,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不会太困难,除了实践操作外,也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图形可以密铺,有的不可以。
[再教设计]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猜想、概括、推理和验证等思维方式和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还要注意教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力求让数学美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受到了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