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期末总复习
考点梳理
1.物体有了 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小球等.
2.摩擦起电:用 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能的转化: 能→ 能.
3.两种电荷
正电荷:用 摩擦过的 所带的电.
负电荷:用 摩擦过的 所带的电.
一、两种电荷
吸引轻小物体
摩擦
机械
电
丝绸
玻璃棒
毛皮
橡胶棒
是否带电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电荷的多少
库仑
C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排斥
吸引
7.导体
(1)定义: 导电的物体;(2)举例: .
8.绝缘体
(1)定义: 导电的物体;(2)举例: .
9.原子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 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
容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不容易
橡胶、玻璃、塑料等
原子核
电子
1.形成: 形成电流.符号: .
2.方向的规定:把 移动的方向规定
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 到
.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
方向 .
3.电流的单位
(1)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 .
(2)换算关系:1 mA= A,1 μA= A.
二、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
I
正电荷定向
正极
负极
相反
A
mA
μA
10-3
10-6
4.测量
(1)仪器: ,符号: .
(2)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 ,看清每 电流值和每 电流
值.
(3)电流表的连接
①使用前:对指针要进行 ,弄清
量程和 .
电流表
量程
大格
小格
调零
分度值
②电流表连接时必须与被测电器 .
③电流表的 接线柱必须接靠近电
源正极的那一端(电流从 接线柱流
入电流表).
④接线时要根据所测电流的大小选择电流表的
.
⑤绝对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到 两
端,否则电流表会被 .
电流表
量程
大格
小格
调零
分度值
1.组成
(1)电源:能够提供 的装置,或把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2)用电器:用 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 能转化为 的能.
(3)开关:控制电路的 .
(4)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电流的通道.
2.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 ;
② .
三、电路
电能
其他形式的
电
电能
电
其他形式
通断
有电源
电路闭合
3.三种电路
(1)通路: 的电路.
(2)断路: 的电路.
(3)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被 连接起来.特征:电源短路时,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某用电器短路,电流直接从导线通过,不经过该用电器,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但不会烧坏.
4.电路图:用 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正常接通
被切断
导线
符号
5.连接方式:
答案
5.①依次 ②并列 ③一 ④不能 ⑤两 ⑥独立 ⑦整个电路 ⑧不变 ⑨整个电路 ⑩本支路
6.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 .公式:I=I1=I2=I3=……=In.
? 并联电路中, .公式:I=I1+I2+I3+……+In.
处电流相等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剖析重点实验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例1.(2019,成都)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的实验中,小红同学选用两个不同的小灯泡组
成了如图甲所示的串联电路,然后用一个电流
表分别接在a、b、c三处去测量电流.
(1)她先把电流表接在a处,闭合开关后,发现
两灯的亮度不稳定,电流表的指针也来回摆动.
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某段导线断开 B.某接线柱处接触不良
C.某灯泡被短路 D.电流表被烧坏
(2)她排除故障后,重新闭合开关,电流表的
指针指示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的电流值
为 A.
B
0.22
(3)她测量了a、b、c三处的电流,又改变灯泡
的规格进行了多次实验,其中一次实验的测量
数据如下表,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三处的测量
值有差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因为测量误差造成的
B.是因为没有对电流表调零造成的
C.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本来就不等
D.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的过程中,电流越来越小
A
例2小东同学在进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时:根据图1连接好实物,用电流表分别测出I、I1、I2的电流,然后改变电源电压,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 在连接实验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处于
状态,否则可能出现 而损坏电源.
(2)实验时,闭合开关后,若发现小灯泡不亮,则接着的操作是( )
A.向老师提出更换小灯泡
B.检查所有接线柱是否接触良好
(3)小东在测量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2所示,原因是
.
断开
短路
B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4)小东改正错误后,将电流表的“-”接线柱已接入电路,在用3 A量程试触时,指针所指位置如图3所示,则小东的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 )
A.接入电流表A接线柱然后读数
B.接入电流表B接线柱然后读数
C.断开开关,接入电流表A接线柱,闭合开关后读数
D.断开开关,接入电流表B接线柱,闭合开关后读数
(5)实验中测量三次的目的是 .
(6)该同学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为支路电流的2倍.该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你提出改进的建议:
.
D
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靠性
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A
重难点突破
一、摩擦起电
例1.(2019,湘潭)如图所示,水平静止放置的易
拉罐会向摩擦过的塑料管滚动,可知它们之间
存在( )
A.电荷间相互吸引力
B.电荷间相互排斥力
C.磁极间相互吸引力
D.磁极间相互排斥力
【点拨】
摩擦起电是因为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会失去电子,这些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用绸子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这是由于
(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绸子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使得玻璃棒带正电
C.绸子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使得玻璃棒带正电
D.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绸子上,所以玻璃棒带正电
D
变式拓展1
例1.(2019,深圳)在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
实验中,用绝缘细线悬挂两个小球,静止时的
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两球可能带异种电荷
C.两球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D.两球均只受两个力
A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例2 一个轻质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小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D
【点拨】
相互吸引的两个轻质小球,有可能是带异种电荷,也有可能是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但若是相互排斥的两个轻质小球,则只有带同种电荷这一种情况.
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会出现的情形是图4中的( )
B
变式拓展2
B
三、识别串、并联电路
例.(2019,北京)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
闭合,灯L1和灯L2均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灯L1和灯L2串联
B.灯L1和灯L2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C.通过灯L1的电流与通过灯L2的电流一定相等
D.通过灯L1的电流与通过电源的电流一定相等
【点拨】
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1)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则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则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止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2)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其他用电器也不工作,则用电器串联;若其他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用电器为并联.
【点拨】
(3)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节点.
(4)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在实际使用中的情况判断,如果有一个用电器坏了,可根据其他用电器是否还能工作来判断连接情况.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小灯泡L1、L2并联的是( )
变式拓展3
A
例4 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如果开关S1、S3?断开,开关S2闭合,则灯泡L1和灯泡L2组成
联电路;如果开关S1、S3闭合,开关S2断开,则灯泡L1和灯泡L2组成 联电路;如果开关S2和开关S3都闭合,则可能会将电源
.
四、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串
并
烧坏
【点拨】
可用“电流路径法”.开关S1、S3?断开,开关S2闭合时,电流由正极出发经灯L1→灯L2→S2再回到负极,电流只有一条通路,故灯L1、L2串联;当开关S1、 S3闭合,开关S2断开时,电流由正极出发在a分成两支:一支路径为L1→b→S1,另一支路径为S3→c→L2→b→S1;两支均在b处汇合再经过S1回到负极,故灯L1、L2为并联;当开关S2和开关S3都闭合,电流由正极出发经S3→S2?回到负极,导致电源短路.
例5 根据图9所示的实物连线图,在右边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要求:连线要横平竖直,尽量使电路图简洁美观)
四、看实物画电路图
答案
【点拨】
(1)分析电路图的连接方式,判断出哪些元件是串联,哪些是并联.
(2)观察电流的走向,判断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从哪里分流又从哪里汇合.
(3)辨别出干路和支路.
(4)在画电路图时,电源正负极、电路元件的位置及开关的状态与实物图要一一对应.
(5)电路元件的符号要规范,要求电路图呈长方形,元件分布均匀且不能分布在拐角上,导线横平竖直.
(6)导线交叉相连处的节点要画实心点.
根据图10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在图11的框中画出电路图
变式拓展5
答案
例6 按照图12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12乙所示的实物连接起来.
五、看电路图连实物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