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3张PPT。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腊八除夕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北宋]晏殊《中秋月》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寒 食
[唐]韩翃hónɡ①寒食: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
②寒食节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
③寒食节风俗:家家禁烟火。 韩翃 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他擅长写送别题材的诗歌,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大历十才子 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寒 食
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
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
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shíchùyùɡōnɡchuánsànhóu寒 食
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
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
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寒 食
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
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
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指春天的京城指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春天京城、御花园飞花、东风、柳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用汉朝皇宫代指唐朝皇宫指天子宠幸之臣日暮皇宫、五侯家传蜡烛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寒食节的习俗
——禁烟火皇家的特权
——燃蜡烛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无处不飞花
东风御柳斜长安城风光
(暮春时节)寒食节所见
(日暮时分)汉宫传蜡烛
散入五侯家迢迢牵牛星遥远牛郎星 注:这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诗的第一句作题目。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tiáojiǎozhuózházhùqìtìmò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指整幅的布帛鼻涕和眼泪落下(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和鼻涕像下雨一样落下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隔河相望无限哀愁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表现了织女勤劳的形象目的:借忙碌的劳动排遣愁思。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相思之苦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河汉清且浅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不可逾越)强烈的相思
内心的凄苦迢迢皎皎空间句句押韵,随韵成趣。
(音乐美)纤纤札札细节描绘自然,突出特点。
(形象美)盈盈脉脉抒情情趣盎然,情真意切。
(情感美)第一、二句:天上情景(景)第三至六句:织女悲苦(由景及人)第七、八句:河汉相隔(由景及情)第九、十句:相爱受阻(人情景相融)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点明时间:中秋节的夜晚点明事件 思考:谁在望月亮?在哪里望月?诗人眼中的月亮有什么特点?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王建(约767—约830) 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市)人,唐代诗人。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以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从多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暴行。有《王司马集》。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tínɡqīlù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描述画面: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散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霜,树枝上影影绰绰,安歇着几只乌鸦。夜渐渐深了,清冷的露水湿润了庭中的桂花,散发着清香。月下所见:地白如霜、树上栖鸦既有听觉,也有视觉,烘托了月夜的寂静。今 夜 月 明 人 尽 望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情之所至推己及人不 知 秋 思 落 谁 家赏月意境大,含蓄不露 明确:诗人明明是自己思乡怀人,却不直接抒发心中的情感,而用委婉的疑问语气,这样就使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更蕴藉深沉。化无形为有形 “落”字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所以不能换。望月(景)抒怀(情)地白、树栖鸦
冷露、湿桂花人尽望——推己及人
落谁家——意境阔大借古讽今,
寓意深刻。构思精巧,
想象丰富,
情景交融。情景交融。 对现实的不满,对权贵宠臣的讽刺。 表现了分离的悲苦,因感情受挫而忧伤的心情。 望月怀远,别离思聚。风流大抵是伥伥,此际相思必断肠。
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
——[唐]韩偓《寒食夜有寄》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处____( )
____( )传______( )
______( )脉____( )
____( )chùchǔ到处相处chuánzhuàn传递传记mòmài含情脉脉脉络比一比,再组词。宫( )
官( )侯( )
候( )栖( )
洒( )鸦( )
雅( )宫殿官员王侯时候栖息潇洒乌鸦优雅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写出诗句的意思。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御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暮春时节,长安城里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春风轻拂,宫中的柳树随风舞动。理解诗歌内容,完成练习。1.《寒食》中运用借古讽今手法表达作者的感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迢迢牵牛星》中表现织女勤劳形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夜望月》中委婉含蓄地表达诗人望月怀人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朗读指导:本文的三首古诗都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都表达了特定节日里的独特感受。《寒食》借古讽今,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迢迢牵牛星》展开丰富的想象,借神话传说抒发了因感情受挫而痛苦忧伤的心情。《十五夜望月》借中秋望月表达了别离思聚的情意。朗读时可据此把控语调、情感。朗读示例: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抓住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神话相关的物象,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来抒发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有情人不得团聚的悲哀。 示例:如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借北归的大雁含蓄地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又如诗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两句明明是写诗人自己因闻笛而思乡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诗人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选做《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写了哪些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选做 《寒食》中写了寒食节期间禁火,即不能点灯、不能生火做饭的习俗。《十五夜望月》写了中秋节赏月的习俗。写到传统习俗的古诗还有:
(元宵节观花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清明节扫墓踏青)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课外搜集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背诵积累。
将《十五夜望月》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与同学交流评价。
结合本课的学习体验,体会我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父母听。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