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 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 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29 13:20:5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物质》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下《物质》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对物质的变化比较熟悉,看到的现象也比较多,许多变化发生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经验上的准备。本课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在变化和让物质发生变化,在单元教学中具有前测和铺垫的性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观念既是科学的概念,也是哲学的概念。因此,本单元的概念具有观念层面上的意义。而这些概念的形成,并不是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能够达到的,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应该渗透这些观念,为学生的发展成长奠定基础。同时要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描述所看到的物质的变化和思考这些变化的异同点上。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1.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类。
2.通过具体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
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
能分析和阐述一些物质发生变化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
教师:易拉罐、冰块、火柴、图片。
学生:每组一盒火柴、一枚生锈的铁钉、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物质
(一)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想一想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物体?(课桌、凳子、黑板、书、水、动物、植物等)
(二)这些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直接观察得到、看得见摸得着。
(三)我们的身边除了这些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有没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物质呢?(空气、声音、电、火)
(五)小结归纳: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叫做物质,整个世界都是有物质构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身边的物质吧。板书课题:《我们身边的物质》
二、物质在变化
同学们刚刚列举的这些物质都是一成不变,没有任何变化的么?
老师列举几种现象,看看同学们都见过没有?
烧饭的时候,米变成了 ;下雨过后,地面的积水慢慢的 ;自然界的岩石风化变成了 。
以上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物质都会发生变化)
下面我们一起来操作、观察两组物质的变化。
(一)易拉罐压扁和水结成冰的变化
1.教师演示易拉罐压扁发生了哪些变化?
(1)学生观察。
(2)抽生回答。(形态……)
2.讨论水结成冰发生了什么变化?
(1)观察图片并结合生活经验分组讨论
(2)汇报讨论结果(形态、体积……)
3.讨论:这两种变化的速度是一样的吗?(易拉罐变形只需瞬间,水变成冰较慢,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4.这两种变化有哪些相同之处?(没有产生新物质)
(二)老师这里还有两种物质也发生了变化
1.分组探究:进行火柴燃烧实验,观察铁钉生锈的变化。
2.学生汇报交流(火柴燃烧:体积、温度、产生光、产生炭……)(铁钉生锈:颜色变化、产生铁锈……)
3. 这两种变化有哪些不同之处?(变化速度)
4. 这两种变化有哪些相同之处?(都产生了新物质)
(三)归纳结论
1.比较以上两组物质的变化有何异同?(同:形态、大小都发生了变化;不同:易拉罐变形和水结冰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火柴燃烧和铁钉生锈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2.除了以上物质在发生变化以外,房屋、马路等也在变化吗?
3.归纳(物质的变化):世界上没有不变的物质,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些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既然物质是变化着的,那么哪些方法可以使物质发生变化呢?(出示图片)
学生观察后举手回答。
师:这些物质的变化原因有什么不同?
抽生回答。
师归纳:物质的变化,有些是自然发生的(水的蒸发),但更多的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铁丝弯折、折纸、蜡烛燃烧)。
四、总结
物质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有的变化快,有的变化慢,有些变化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的变化不仅仅是改变了形态、大小,还产生了新的物质。课后请同学们继续留意身边一些物质的变化,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
五、板书设计
我们身边的物质
物质:是指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
易拉罐压扁:形态
没有产生新物质
水结成冰:大小、形态、温度
物质总是在不断变化
火柴燃烧:形态、颜色、温度、产生光、炭
产生新物质
铁生锈:颜色、产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