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子》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3.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习用竖式进行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有两只小猴子,它们一起到树林里去摘桃子,摘了一篮又一篮,多得连它们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摘了多少个桃子,更不知道该怎么分这些桃子了。我们一起去帮帮它们好吗?(好)
师:好的,这节课我们的学习内容就是《分桃子》。(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学之前,创设故事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1.解决问题:这些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
(1)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引导学生独立观察,获取准确信息。
师:图中有多少个桃子?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图中有6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10个桃子,篮子外面有8个桃子,共有68个桃子)
师:68中的6表示图中的哪部分?8呢?
学生看图回答。
(2)用口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①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师: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
引导学生尝试完整叙述: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
师:你会列算式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68÷2。
②实际操作,尝试口算。
师:请大家拿出小棒分一分,口算出结果。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们是怎样分的?能结合分的过程说出口算的方法吗?
(先分整篮的,每只猴子分到3篮,60÷2=30;再分篮子外面的8个,每只猴子又分到4个,8÷2=4;30+4=34,每只猴子共分到34个)
设计意图:通过摆学具分一分,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分的过程,透彻地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为下面进行竖式计算打下良好基础。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尝试竖式计算。
师:你们还记得除法竖式的写法吗?你能用除法竖式把刚才的分物和口算过程表示出来吗?
请学生先说说除法竖式的写法,然后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
(2)展示计算方法,初步理解算理。
师:请写好的同学把你们的竖式展示出来,再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学生可能会写出不同的竖式,如下:
应对措施:①对于竖式(1)和竖式(2),要引导学生结合分物的过程说出:先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0,就是60÷2=30;再把余下的8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个,就是8÷2=4;30+4=34,商34表示每只猴子分到34个桃子。②使学生明白竖式(3)只局限于能正好分完的情况,无法表示不能正好分完的情况。
(3)详细讲解竖式计算的过程,掌握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
师[课件呈现竖式(1)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分物的过程是怎样通过竖式一步一步地记录下来的呢?请大家看课件。
请学生边观察边说出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师:通过上述活动我们可以体会到在分物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先分整十数,再分个位数,以后我们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一般写成下面的形式:
师:你们能根据这个竖式说出笔算除法的方法吗?我们在写除法竖式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除法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环节,学生能清晰透彻地了解竖式计算的步骤和算理,为以后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3.解决问题:又来了1只猴子,6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还剩多少个?
(1)出示题目,请学生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尝试用竖式进行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计算过程,说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4)明确余数的实际意义。
师:在计算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剩下的2个桃子还能再分吗?(不能再分)学生回答后明确:剩下2个桃子,不够再分,所以余数是2,余数要比除数小。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3页1题。
先独立计算,再集体交流,说说分的过程及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2.完成教材3页3题。
在书上填出得数,集体交流订正。
⊙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们记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了吗?
⊙布置作业
教材3页2、4题。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