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2.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各两张,剪刀。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学生对分数的熟悉程度有多少,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张,剪刀一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一天,小明一家人相约到公园开野餐会,他们都把好吃的拿来一起分享。小明和弟弟想先奶奶带来的8个苹果,请你帮他们想个办法,怎样分才能做到公平合理?(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人2个)。
2.爷爷只带来一块月饼,他不知道该怎样分给小明和弟弟两个人才公平合理。正在他发愁的时候,贪吃的弟弟悄悄跑过来跟小明说:“咱俩把月饼从中间分开,你一半,我一半,先吃了再说吧!”小明见弟弟想不等大家先吃月饼,决定难为他一下,就说:“和你分也可以,但你得告诉我,这“一半”要用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弟弟一听傻了眼,他想:这一块月饼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半块月饼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为了尽快吃到月饼,弟弟就去向爸爸请教。爸爸听完对他说:“你呀,还是先学好数学知识在吃吧,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分数的知识。”
3.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和小明的弟弟一起学习分数的知识吧。
二、讲授新课 认识二分之一
1.你们知道半块月饼用什么数表示吗?这二分之一是怎么来的呢?(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用圆片代表月饼,照样子说一说。
2.我们说左边一半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那右边这一半呢?(也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
3、我们说的这个二分之一怎么写?板书演示写法:写一个短横,代表把月饼平均分。先在短横下边写数字2,代表把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再在短横下边写数字1,代表其中的一份。这就是分数二分之一。加他名字的时候从下往上读,二分之一。一起来叫他的名字。(读两遍)
4.练习写二分之一:像老师这样,把它的样子写在练习纸上。
5.老师这里有几个图形,请你说一说它们的二分之一在哪里。
(把 平均分成 份,每一份就是他的二分之一。)
6.同学们新知识掌握的不错,弟弟也学会了,他还认识到有好吃的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于是他把月饼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就是它的()分之一,你会不会写这个四分之一?
三、认识几分之一
1、刚才我们认识了1/2和1/4,我们把1/2,1/4,这样的数叫分数。你还想到了哪些几分之一的分数?板书学生的回答。(有意识写几个分母大一点的分数)抽几个说说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2、找一找。(看课本主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几分之一?为什么?
四、再现情境,比较大小。
1、情景引出问题
师:接下来老师继续来讲小明一家郊游的事,一家子玩着玩着,走着走着转眼已到了中午,弟弟饿得肚子咕咕直叫。这时爷爷出了一个最大的饼,给弟弟和小明分一分,说给小明1/4,弟弟1/2,弟弟一听急坏了,大声说,不行,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吃大的,我要吃1/4。同学们,弟弟他是不是得到便宜了,吃到大的一块了吗?(板书1/2 1/4)
2、解决问题: 让学生思考后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吃到1/2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 你能不能用手中的圆片代替饼来验证一下。 反馈,请2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进行验证的。
小结:原来分数也有大小,1/2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它的一份就比分成4份的要大,所以1/2>1/4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1/2 2:表示平均分成2份 1/2 > 1/4
1:表示其中的1份
(平均分) 1/4、1/8、1/3、1/6、1/10
作业设计
《同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