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简易方程《解方程(例2、3)》 人教新课标(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简易方程《解方程(例2、3)》 人教新课标(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9 15:2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方程(例2、3)》教案
课题
解方程(例2、3)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形如ax=b和a-x=b的方程。
2、过程与方法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
重点
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难点
理解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回忆旧知,引出新知:
1、解方程
x+30=49 x-30=49
2、解这两个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3、等式的另一个性质是什么?
师:什么情况下利用这个性质解方程呢?
板书课题:利用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通过解方程,复习等式的性质1,并引出等式的性质2。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利用这个性质解方程呢?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学习用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
1、出示教材第68页第一个天平图。
(1)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
师:长方体盒子代表未知的x,天平左边是3个盒子就是3x,右边是18个正方体,此时天平平衡。可以也列式:3x=18。
(2)引导学生:通过上节课解方程的经验尝试解决这个题。学生自主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汇报解题过程,思考依据是什么?
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3,解得x=6。
(4)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3x=18
解:3x÷3=18÷3
x=6
质疑:你是根据什么来解答的?引导小结: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O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5)让学生尝试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6)做一做:
1.6x=6.4 x÷7=0.3
二、学习解形如a-x=b的方程。
1、出示教材第68页例3。
(1)并让学生尝试解答。
(2)说说自己遇到的困难-x=9-20。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
(3)小组讨论:怎样解形如20-x=9的方程?
教师提示:20-几=9?怎么调整刚才的算式?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等式两边同时加上x,方程会变成我们学过的20=9+x。
(5)学生自己继续解方程并检验。
(6)做一做。
x-6=12 12-x=6
做完观察并思考:这两个方程有什么不同?
(7)小组讨论
解形如20-x=9的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而汇报总结:①先两边同时加x,使方程变成我们熟悉的形式。
②利用以前的知识解方程。
三、课堂练习。
1、解方程并验算。
x+3.2=4.6 15-x=2 2.1÷x=3
2、用方程解决问题。
长方形的面积为32平方米。
3、用方程解决问题。
4、列方程解决问题。
已知妈妈比爸爸小5岁,妈妈多少岁?
5、列方程解决问题。
已知牛的体重是狗的20倍,狗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学生思考,讨论,列出方程。
学生试着自己解方程。
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感知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过程。
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方程的解的印象。
通过练习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的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产生兴趣,想办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做一做,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意识。
对刚才学习的解方程的内容进行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利用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
巩固练习用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
巩固练习a-x形式的方程。
巩固练习解形如a÷x=c的方程。
课堂小结
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利用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
2、学会了解形如3x=18和20-x=9方程。
作业布置
第70、页练习十五的第3、4、5题。
板书
解方程
3x=18
解:3x÷3=18÷3
x=6
检验:方程左边=3x
=6×3
=18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3X=18的解。
20-x=9
解:20-x+x=9+x
20=9+x
9+x=20
9+x-9=20-9
x=11
教学反思
因为上节课的学习,在利用性质2解决方程时比较容易。但是解决形如20-x=9的方程时出现问题。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让学生先自己解决,解决的过程中返现问题,再讨论,如果不能解决,再由老师提示学生解决,这样让学生的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