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5 自行车的发明与发展 首师大版 (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5 自行车的发明与发展 首师大版 (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首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29 17:0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自行车的发明与发展
关于自行车的发明说法较多。
①我国是世界上发明自行车最早的国家。自行车的始祖是我国公元前五百多年的独轮车。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黄履庄曾发明过自行车。《清朝野史大观》卷十一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车。
发展史资料

案例分析——自行车的发展历史
18世纪末,法国人西夫拉克发明了最早的自行车。这辆最早的自行车是木制的,既没有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骑车人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改变方面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即使这样,当西夫拉克骑着这辆自行车到公园兜风时,在场的人也都颇为惊异和赞叹。

案例分析---自行车的发展历史
1817年,德国人德莱斯在法国巴黎发明了带车把的木制两轮自行车。这种自行车虽然仍旧用脚蹬才能前行,但是可以一边前行一边改变方向,它一问世便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案例分析——自行车的发展历史
1839年,英国人麦克米伦发明了蹬踏式脚蹬驱动自行车,骑车时两足不用蹬地,提高了行驶速度。
案例分析——自行车的发展历史
1887年,英国人劳森完成了链条驱动自行车的设计。同年,英国人邓鲁普研制出了充气轮胎。从此,自行车技术也完成了向商业化的转化,批量生产并投入市场.
在自行车的发明阶段,有些人并没有把自行车的两个轮子设计成前后放置,而是把两个轮子做成了左右放置。
一款三轮自行车,不过设计人将两个动力轮放在前部,一个辅助轮在后部,人们在骑这种自行车时前方还可以做一名乘客。这种自行车与现代在后面可以带人的自行车设计理念正好相反。
欧洲人早期想象的五轮自行车。

1874年英国人发明了穿钢丝的轮圈,并制造了三轮车,成了当时淑女们的最爱,一时间引起巨大轰动。





时间 国家 发明人 自行车特点
1770年 法国 西夫拉克 只有两个轮子,没有传动装置。
1801年 俄国 阿尔塔马诺夫 设计出世界上第一辆用脚踏板踩动的自行车
1817年 德国 德莱斯 在自行车上安装了方向舵
1839年 苏格兰 麦克米伦 制造出木质车轮,装实心橡胶轮胎、前轮小、后轮大、坐垫低、装有脚踏板、曲柄连杆,使双脚离开地面。
1861年 法国 米肖父子 前轮上安装了能转动的脚蹬板 ,自行车得名
1869年 德国 雷诺 后轮导向和驱动,采用滚动轴承、飞轮、脚刹、弹簧等部件
1869年 法国 吉尔梅 脚蹬在车身中间,用链条将动力传给后轮
1874年 英国 罗松 穿钢丝的轮圈
1886年 英国 斯塔利 前后轮大小相同、增加链条
1887年 德国 曼内斯公司 将无缝钢管首先用于自行车生产
1887年 英国 邓洛普 橡胶内胎、皮革外胎
未来概念自行车――真的很漂亮,大家一睹为快
太阳能自行车
自行车比赛
1868年在法国举行了世界上首次自行车比赛,赛程为2公里。
1893年第一届世界业余自行车锦标赛创办。
1895年第一界世界职业自行车锦标赛创办。
1896年自行车比赛被列为奥运会冲要比赛项目。
1903年第一届环法自行车赛 。
1953年加州学生詹姆斯-芬利-斯科特发明了越野自行车的原型。山地自行车诞生。
1996年山地自行车赛出现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
至尽各类自行车比赛多达几百个,其中尤以行程3900公里的环法自行车大赛最为著名。

自行车在中国
50年代,自行车还是较为稀少的宠物。
60、70年代,自行车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缝纫机、手表、自行车被列为三大件,成为一个家庭是否富裕的象征。人们谈论“飞鸽、永久”,不啻于今天人们谈论“捷达、富康”,谁家的自行车丢失了,公安局,派出所会立刻侦破。在以轿车为高官专属的年代,自行车是百姓的自豪。
80,90年代,自行车的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千篇一律的老样式被五光十色的新式自行车代替。“飞鸽、永久”也不在独享殊荣。山地车、变速车、高档赛车、电力自行车等遍地开花。过去自行车单一的实用功能衍变出娱乐功能,人们不再仅仅是骑车而是玩车。人们对自行车的认识度也远比50年代多。

自行车的发展: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自行车的发展: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丢开自行车,驾驶私家车上下班的时候,在汽车王国德国却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自行车上班族,他们每天穿着笔挺的西装,行驶在城市和乡村中,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在德国每1000名居民中有814辆自行车,其中38%的人骑车上班,德国交通部2002年投资2亿欧元投入到自行车道的建设,使德国境内逐渐形成密集的自行车道网络。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