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上化学第三单元 溶液复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上化学第三单元 溶液复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29 16:5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溶液专题复习

教学目的:(1)对本单元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2)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概括等能力。

教学重点:溶液的组成特征、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和、分类能力。
教学过程:
师: 同学们,我们经过一轮的复习,对溶液的有关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请同学们回忆并讨论:溶液这一块主要有哪几部分内容?其中的知识点有哪些?
(5分钟后提问,并引导学生完成课件中的填空)
[课件展示]
知识梳理:
1、 溶液
概念 ________或几种物质分散到________物质里,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
特征 ________性: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________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组成 溶质是________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剂是______________的物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注意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酒精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常见溶剂
1、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除此之外,汽油、酒精等也可作溶剂。如:碘酒。
2.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注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溶解时吸热放热过程]:
吸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 的过程。
1、溶解过程 放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
离子)的过程。
2、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1)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氧化钙、浓硫酸
(2)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
(3) 当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 。
二、乳化现象
1、概念: 叫做乳浊液。
2、乳化功能:能使油脂分散成 ,而不聚集成 。
注意:乳化形成的不是溶液而是乳浊液,发生的变化为物理变化。
如: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与洗涤剂清洗油污有本质的差别,汽油清洗时形成的是__________,利用汽油的性质,溶解油脂;而洗涤剂仅仅是将大的油珠变小,乳化油脂,形成的是乳浊液,属于________现象。
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 ,向一定量的 里加入某种 ,当
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 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 ,向一定量 里加入某种 ,
,叫做不饱和溶液。

3、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注意: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通过降低温度来实现不饱和溶液向饱和溶液的转化。
强调:熟石灰在降温的情况下溶解能力增强的,及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3、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四、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 之比。

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注:①公式中的溶质指溶解的那部分,
②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③溶液的体积不能相加
3溶液的稀释:溶液稀释(浓溶液与水混合或浓溶液与稀溶液混合)时,稀释后溶液里所含溶质的质量等于稀释前各溶液里所含溶质质量之和。
五.溶液的配制
配制步骤 ________、________(或量取)、________(或稀释)、装瓶存放
实验仪器 ____________、药匙、________、滴管、烧杯、__________
溶质质量分数 偏大的操作 量取水时,________读数;称量固体时,左边托盘上没有放纸片
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的操作 配好的溶液有少量溅出
溶质质量分数 偏小的操作 固体不纯;称量时放砝码的托盘没有放纸片;量取水时,________读数;用蒸馏水洗刷烧杯后未将烧杯擦干,留有蒸馏水等

典型例题:
类型1  溶解的过程
命题角度:考查对溶液概念的理解,对几种物质混合能否形成溶液进行判断,也会对物质溶解时所引起的温度变化进行考查。
例1(2015·泰州)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方法点拨] 理解“均一性”与“稳定性”的含义,掌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情况。物质的溶解现象主要 是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硝酸铵溶于水后使溶液温度降低,“摇摇冰”和自制“化学冰袋”往往就是利用该原理;而物质溶于水放热常考查的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和浓硫酸稀释,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往往与前两者一起考查;另外,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也是放热的。
类型2  乳化现象
命题角度: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考查对乳化作用的理解。
例2(2015·邵阳)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
A.用洗涤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油污
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D.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解析]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乳化作用。
[方法点拨] 汽油去油污——溶解,
洗洁精去油污——乳化作用。
类型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命题角度: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含义,会进行相互转化。
例3  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方法点拨] 在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一要注意温度和溶剂的量是否改变,二要注意是否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在进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时,一般可以通过改变溶剂的量、溶质的量和温度实现,但对于不同的物质,其改变的方法是不同的,如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要将其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需要采取降温的方法。
类型4  溶质质量分数
例4 (2015·株洲)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室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浓硫酸中溶剂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要把50 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方法点拨] 熟悉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确定溶剂质量和溶液质量,进行计算。在稀释问题上,只要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这一原则,列式求解即可。
类型5  溶液的配制
例5 (2015?长春)在实验室里可用以下两种方法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方法一:





方法二:





(1)方法一中配制100 g 10%的NaOH溶液,需要NaOH固体________g。
(2)方法二中用量筒量取25%的NaOH溶液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10%。
(3)方法一中的“溶解”和方法二中的“混匀”,都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方法点拨] (1)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
①溶质溶解的量变少了:溶质本身不纯;左码右物且使用了游码称量;天平空载时,指针向左偏;溶质有撒落;溶质没有完全溶解就装瓶存放了。
②溶剂的量增多了:仰视量取;烧杯内壁上有水;试剂瓶内壁上有水。
(2)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
①溶剂的量减少了: 俯视量取溶剂;量取的水没有完全转移到烧杯中。
②溶质溶解的量变多了:天平空载时,指针向右偏;称量 时,所用砝码已生锈或沾有油污。
(3)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
配制好的溶液溅出。
例6 [2014·衡阳] 小刚同学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其配制过程如图4-1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图示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图示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小明同学要配置90克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钠溶液,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g,需量取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看作1g/cm3)。
4、称量氯化钠质量时,若将氯化钠放在了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了天平的左盘中,并且在称量过程中用了游码,则会使称量的质量 (填“大于”或“小于”)配制溶液所需的质量。在两区水的体积时,小明同学俯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课堂总结: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作业:
1.把少量物质分别加入到另一物质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
A、碘加入酒精中 B、碳酸钙粉末加入水中
C、牛奶加入水中 D、植物油加入汽油中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相同
D.均一、稳定、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烧碱溶液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食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
4.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

5、.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
A.在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B.在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质量不变
C.取少量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
D.取少量溶液至50℃无固体析出
6.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
  A.氯化钠溶解度变小  B.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变小
C.溶剂质量减小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11.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质量不变 B.溶质质量增加
C.溶液浓度不变 D.溶解度增大
7.欲使硝酸钾从其饱和溶液中快点分离出来,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冷却饱和硝酸钾溶液 B.在该温度时蒸发水份
C.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 D.先加热蒸发一部份水再降温

8. 现有30%的硝酸钠溶液200g,加热蒸发90g水,冷却至原温度,有20g硝酸钠晶体析出。则蒸发后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该温度下,硝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_g(g/100g水)。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称量NaOH固体

计算

溶解

量取一定量水

量量25℅NaOH溶液

量取一定量水

计算

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