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区第一初级中学课时教学计划
授课教师 张娟娟 授课时间 课时 第1课时
课题名称 课题一 溶液的形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质、溶剂和溶液的概念。(2)深化对溶液微观形成的理解。(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过程与方法 (1)探究不同类型溶质所形成的溶液的奥秘,学会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和途径。(2)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会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技能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增强主体意识责任心,激发探究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3)学会关注生活、生产和科技,并产生浓厚的兴趣。(4)让学生爱护仪器、校准仪器,培养学生爱校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建立溶液概念。(2)认识溶质、溶剂和溶液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从微观上认识溶液。(2)理解溶质、溶剂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 促进认知问题法 ;比较、归纳、实验法
教学用具 实验仪器多媒体 审批人 审批时间 20 年 月 日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溶液的定义 溶液的特征 溶液的组成 溶液的意义 回顾总结 【导课】本节带着大家旅览“人间仙境----九寨沟”。著名景区七彩池里的水为什么是蓝色的?七彩池中含有哪些成分?通过本节《溶液的形成》的学习将揭开这一谜团。【板书课题】【探究实验1】1.操作步骤 :试管架上的6支试管中,已分别装好盛有少量的CuSO4 KMnO4 FeCl3 NaCl 蔗糖 品红等,请各小组任选两种药品,并向其中倒入半试管水 ,振荡,观察现象。2教师指导学生探究,学生实验后展示(指导学生液体药品的取用、倾倒)教师问题设置:①加水后的试管里,是不是纯净物?②试管里含有的物质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③试管里除水以外还含有什么物质?④哪位同学给溶液下定义?⑤将上述试管中的两种溶液混合,溶液里被溶解的物质是不是只是一种物质?1.【演示实验】验证均一性将一瓶硫酸铜溶液,分别倒入2支试管中,用密度计分别测密度,比较密度是否相同?问题设置:①溶液具有均一性,试管里溶液放置一段时间了,溶液是否分层或浑浊?②溶液具有稳定性,请同学们再给溶液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生】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副板书:蔗糖 溶解在水里——蔗糖的水溶液(蔗糖溶液)NaCl 溶解在水里——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溶液) 溶质 溶剂 溶液 命名问题设置:①氢氧化钠溶液、硫酸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②回忆前几单元学过的溶液有哪些?生活中接触到的溶液有哪些?并说出溶质和溶剂。③溶质:固 、液、 气 溶剂:固 、液、 气 问题设置:请同学们想一想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意义? 问题设置:请大家回忆总结一下今天课的内容。 学生亲自体验、感受“七彩池”的形成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总结: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进行练习溶质和溶剂的区分。 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设计 课题一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的定义1.范围 易错点 : 2.特征3.组成4.意义
课后反思 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 溶液的形成是对于以前在学生认知中溶液概念的改正和重新认知,让学生从理论上认知溶液的概念和生活中感性认知的不同,尤其是以前生活中的空气、合金、油水混合物、冰水混合物、稀粥、果冻、豆浆。在整体上让学生认知后,再进行溶液的讲解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