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著作选读】
1.铁器使用的影响
铁发生影响的方式是大家熟悉的。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相当于从印度的印度河流域扩展到恒河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
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生产率有了巨大增长,生产率增长又转过来促进贸易和工业,并最后使大部分经济商品化。货币在较早时候就已开始使用,通常以贝壳的形式出现。现在又出现了铜币,并日趋广泛地使用于各经济部门。在经济商品化的过程中,产生一个新的商人和匠人的阶级。他们自由且富裕,因而不再像过去那样依靠封建主;相反,他们组成新的货币贵族,并很快向封建主至高无上的地位提出了挑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纷争与改革浪潮之间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规模竞争促使各国自强图存,从而推进了社会变革,这个时代“礼崩乐坏”,统一的秩序原则失去约束力,上下皆以实力相权衡,各国为了富强和生存,都进行了一些改革。改革的普遍倾向是削弱国家内部的分权势力,加强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从而更有效地调动全国的力量以面对外部的挑战。改革内容涉及向国有与私有结合的两重土地权利结构发展,并借此实现国家对人民的直接控制,国家统一赋税体制,以及普及兵役制度。这样,私有制度和私有观念与国家权力的增强一起发展。各种法律的颁布,是国家统一权力的直接体现,不但有力地加强了国家与人民的普遍联系,而且使包括贵族和公社在内的中间权力层地位降低,从而使一种有限的法制精神逐步发展起来。社会等级从依据世袭地位和家族、氏族背景向依据对于现实国家的贡献过渡,这促使社会广大阶层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增强了社会等级结构的流动性。军功爵秩制度、非世袭的官僚制度和郡县制度等,都为社会等级结构的开放提供了通道。
——周巩固《世界文明史》
3.百家争鸣的背景
随着社会大变革的到来,以往学在官府的传统被打破了,少数贵族已不能再继续垄断文化知识,文化教育开始普及于民间。于是“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社会上涌现出大量的文学游说之士。
各国国君为了富国强兵而争相礼贤下士,甚至一些官僚、贵族也招贤养士。齐国在临淄稷门设馆,延请了邹衍、慎到等七十六人,给予优厚的生活待遇,让他们不任职而议论国事。由于养士之风盛行,文学之士的队伍不断扩大,他们著书立说,上说下教,文学学术获得空前的发展。
《汉书·艺文志》说:“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为了适应政治需要而学术思想的流派日益增多,战国时除孔、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名辩等家。甚至同一家之内也不断再分化成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的宗旨,而且他们确是“皆有所长,时有所用”,因此各国的封建君主对各家是“兼而礼之”。由于不主一家,并允许各家之间展开相互的批判和论战,便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正是这种争鸣,大大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4.秦人吸收中原文化
诸夏人才的西向入秦,不仅充实了秦国的政治智囊,而且促进了诸夏学术文化向西部的传播,促使秦人吸收中原文化,从文化和社会心理上走近及融入华夏。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作为重要学术流派之一的法家思想,不仅流传到秦国,而且成为秦国的政治指导思想。在秦国主持朝政者如商鞅、李斯均为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虽未及在秦国施展政治抱负,但是其政治学说对秦国影响深远。他们的活动和著述,对秦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形成与确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墨家、兵家、纵横家在秦国的活动也十分频繁。据《吕氏春秋》的《去私》《去宥》《首时》等篇章,秦惠文王在位时,不少墨家学派人士来到秦国,其中留下姓名的有腹黄享、唐姑果、谢子、田鸠等人。在此之后,著名儒家学者荀子造访秦国。他对秦国的所见所思,保存在《荀子》的《儒效》《强国》《性恶》《议兵》等篇章中。总之,随着中原诸夏人才西向入秦的潮流,“百家争鸣”的学术文化风气也从中原西向扩展到秦国,对秦国的政治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彭丰文《从边缘到中心:秦人认同华夏民族的心理历程及其历史意义》
5.华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
在先秦历史上,少数民族主动学习华夏文化,积极吸收中原文明的例子,在古代文献中有颇多记载。据《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戎子驹支对历史和现实国际政治,了如指掌,并且能赋《诗》言志。与其类似的还有吴公子季札,也是通晓《诗》《乐》,对于中原华夏文化颇为熟悉和赏识,《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有详细记载。除以上所举两例外,见于《左传》《史记》等文献记载的还有晋文公之舅狐偃深明大义,精通历史,学识过人。这一切,均说明在夷狄的心目中,华夏文化对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些,正是夷狄能够逐渐接受华夏文化,并在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往来过程中,文化差异逐渐缩小,而最终得以互相渗透混融的思想基础。
——郭玮《春秋战国时期的夏、夷观》
【素养目标】
[主题立意] “列国纷争、社会变革与思想变革”。
[教学环节及目标]
(1)大转型——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分析多角度材料,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培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的能力。(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大变革——改革潮流。通过地图,了解改革变法已成为时代潮流,通过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分析其改制的彻底性,适应了时代需要。(历史解释)
(3)大争鸣——诸子百家思想。了解老子、孔子学说,理解“百家争鸣”的思想主张及意义,并将其思想主张与社会变革联系起来,认识其思想主张所代表的社会阶级、阶层。(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教材解读】
?一、政治上: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
(1)春秋争霸: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大的诸侯国企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
(2)战国七雄:
①诸侯国间: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号称“战国七雄”。
②诸侯国内:卿大夫替代国君掌握朝政,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2.华夏认同
(1)原因:中原各国经济文化先进;戎狄蛮夷与中原交流频繁。
(2)内容:内迁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楚国不再被视为蛮夷。
(3)影响:使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二、经济上: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1)农业:铁犁牛耕开始使用,各国纷纷兴建水利工程。
(2)手工业:冶铁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3)商业:货币广泛流通,涌现出一批商业中心城市,不少商人富比王侯。
2.商鞅变法
(1)原因
①经济发展: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旧的制度。
②兼并战争迫使各国进行改革,实现富国强兵。
(2)商鞅变法
①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承认土地私有,推动小农经济发展。
②政治上: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实行什伍连坐。
③行政上:普遍推行县制。
④社会上:个体小家庭政策。
三、思想上: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
1.春秋时期的孔子和老子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后期鲁国人,《论语》是体现其思想的代表作。
①思想核心:仁,主张关爱他人。
②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道德感化治理国家,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实行一定的改良。
③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倡导私学,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④文化贡献:相传整理了《诗》《书》《礼》《易》《春秋》等古籍。
(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是其代表作。
①思想核心:道是万物的本原。
②哲学思想: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③政治主张:主张无为而治,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背景:
①根本原因: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新旧政治势力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②社会基础: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③国家政策:各国统治者出于竞争的需要,争相招揽人才。
(2)流派:
①儒家: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②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崇尚逍遥自由。
③墨家: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
④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君主独裁,适应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3)影响:诸子百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哲学、军事等领域的思想基础,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课堂探究】
环节一 大转型——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视角1 政治动荡
材料一
(春秋五霸另一说法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问题] (1)据材料指出当时的社会矛盾,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哪些问题。
[结论] (1)矛盾:射王中肩:诸侯国君与周王间的矛盾;三家分晋:卿大夫与诸侯国君的矛盾;五霸七雄:诸侯国君相互之间的矛盾。
问题: 政局: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君臣易位——礼崩乐坏;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瓦解——制度弊端。
视角2 经济发展
材料二
[问题] (2)据材料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表现。
[结论] (2)表现:铁犁牛耕出现,水利兴修——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生产关系变化;小农经济逐步形成,由集体耕作变为个体经营。
[深化拓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西周 封邦建国体制 土地国有、井田制度 礼乐制度、敬天保民、德治
东周 王权衰落;列国纷争;分封崩溃;革新图强 铁器牛耕——农田增多;竞相占地——井田瓦解;奖励耕战——追逐功利 礼崩乐坏、百家争鸣
环节二 大变革——改革潮流
材料 战国变法运动是各国在兼并战争压力下,实现大一统的必然要求。……各国变法,其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富国、强兵与君主集权。……为增强国家集权能力、提高国家的资源汲取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加强君主的权力,强化中央集权成为改革的主题和高潮,它以打击旧贵族抵制分裂叛逆势力为核心。……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变法改革最核心的差异在于是否以君主集权为旨归。
——改编自萧平汉《战国变法运动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问题] 据材料概括战国变法的任务。结合教材商鞅变法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措施 针对现实
富国
强兵
集权
[结论] 任务:富国、强兵、集权以实现统一。
措施 针对现实
富国 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小家庭政策 铁犁牛耕小农经济
强兵 立军功爵制废世卿世禄制 兼并战争趋向统一
集权 废分封,行县制户籍制,连坐法燔诗书,行秦律 制度瓦解君臣易位
环节三 大争鸣——诸子百家思想
视角1 儒家学派
材料一 孔子曰:“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问题]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儒家在“治国”上的具体主张,并指出孔子追求的理想社会及其特点。
[结论] (1)治国:德治礼治;仁政民本;仁义王道。
理想社会:人人道德自觉,礼乐文明社会。
特点:复古至西周礼乐文明社会。
视角2 道家思想
材料二 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
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庄子》
[问题] (2)据材料结合教材,概括道家在“治国”上的具体主张,并分析老子追求的理想社会有何特点。
[结论] (2)治国: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特点:复古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视角3 法家思想
材料三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韩非子》
[问题] (3)据材料结合教材指出法家的治国主张,并分析其历史观。
[结论] (3)治国主张:集权专制、以法治国、重农抑商。
历史观:后胜于今,历史是发展、进步的。
[深化拓展] 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
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当国家趋于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思想。
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在动荡年代宜用法家思想,以实现国家大一统。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的“帝道”。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思想为宜。
【随堂训练】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易 中
社会政治 1、2
社会变革 3
思想变革 4、5
综合 6
一、选择题
1.(2019·山东青岛期中)成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这一成语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解析:C “秦晋之好”应该出现在西周分封制实施以后,A、B两项错误。晋国的存在证明是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晋国分裂为韩、赵、魏,已经没有晋国,C项正确。
2.据《左传·定公十年》记载,孔子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夏”是( )
A.国名,指夏朝 B.姓氏,指夏启
C.族名,指华夏族 D.地名,指今河南登封
解析:C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国较周边民族较为先进,自称为“华夏”,周边民族被称为“夷”,C项正确。
3.(2019·山东济南期中)《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得益于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
C.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解析:B 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出现与普及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B项正确。
4.春秋战国时期,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的思想家属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解析:B 材料强调实行仁政的重要性,结合所学可知是儒家的观点,故选B项。
5.“少则得,多则惑”“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些观点出自先秦(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解析:A 材料反映的是“少”与“多”、“得”与“惑”、“损”与“益”之间的一种相互转换,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思想观点,A项正确;先秦儒学的主要观点是孔子的“仁”和“礼”、孟子的“仁政”以及荀子的“礼法并施”和“君舟民水”,并没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B项错误;先秦法家的主要主张是“中央集权”和“今必胜昔”,同样没有辩证法的观点,C项错误;先秦墨家的思想观点是“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节葬”等,也没有辩证法的思想,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西浑源李峪村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发现的春秋后期晋墓出土有牛尊,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牛鼻上有鼻环。
材料二 春秋时期“共主衰微,王命不行”,战国时期“砥砺甲兵,时争利于天下”。据许倬云先生统计,春秋259年间,就《左传》记载,共计大小战役1 200余次,和平时间为78年;战国的242年中,共计战役460余次,和平时间89年。
材料三 就百亩之田而言,《周礼·小司徒》云,“上地家七人”,但至战国之初,却成为“上农夫食九人”(《孟子·万章下》),土地生产力增加28.57%,而人口则作更大幅度的增加。
(1)根据材料一中的考古发现,可以初步推测当时哪些社会经济情况?
(2)材料二、三,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怎样的时代特征?
(3)还有哪些史实既是以上材料所述社会现实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也是构成这个时代特征的重要内容?
答案:(1)手工业水平,农业生产使用牛耕。
(2)社会大变革(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力大发展)。
(3)“百家争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主张“仁”“礼”;法家提倡“法治、激进的功利主义、实行君主集权制度”;道家主张“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