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猜一猜:下面描述的是哪一个地形区
从飞机上看上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
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
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
黄河穿过,成了地地道道的黄河。
西府秦腔
陕北民歌
初见——初识黄土高原
古塬新绿
黄土高原的窑洞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 以上的历史。
壶口瀑布
华山-天下险
古城西安
第三节 黄土高原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能评价其“过渡地带”的地理位置。
2.知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地区;识别主要的黄土地貌。
3.利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其危害。
又见——独立自学,检测预习
请同学们读“黄土高原范围和地形”图结合教材P18—20内容思考:
1.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说出黄土高原的大致范围?
2.黄土高原的特点?有哪些地貌景观?
3.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1、黄土高原东起( )、西至( )、南至( )、北抵( )。
2、跨越省区:主要包括( )、( )、( )、( )和青海、河南、内蒙古等省的部分地区。
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在第( )级阶梯上,属于( )地区,海拔( )米,厚度一般在( )米。
4、常见的黄土地貌景观包括( )、( )、( )、( )。
一、全球最大的黄土区
太行山
乌鞘岭
秦岭
长城
山西
陕西
甘肃
宁夏
二
北方
1000-2000
100-200
黄土塬
黄土墚
黄土峁
黄土川
北方地区
第二级阶梯
1、位置与范围
黄土高原的范围
河口
旧孟津
长 城
太行山
秦岭
乌鞘岭
青 海
甘
肃
宁夏回族自治区
陕 西
山 西
河南
内蒙古自治区
黄土高原所跨的省区
2、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特点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想一想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别的地区没有?
黄土剖面
海拔 1000--2000米
面积 30万平方千米
黄土厚度 100米以上
戈壁
沙漠
黄土高原
太行山
中亚、蒙古
顺着风向,从戈壁—沙漠—黄土,颗粒越来越小。
3、黄土的形成
支离破碎
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4、黄土地貌景观
黄土川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由新到老)
黄土塬
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顶部平坦,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区、居住区。
黄土墚
顶部狭窄,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
黄土峁
呈穹状或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黄土川
山间地势平坦的地方。
湿润区
半
湿润
区
半干
旱
区
干 旱 区
5、认识黄土高原的过渡性
过渡性
—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
平原→山地、高原
沿海→内陆
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
森林→草原
种植业→畜牧业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黄土高原生态十分脆弱,制约本地经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干旱和水土流失
黄河中游河段经过黄土高原,每年携走的泥沙多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土做成1米见方的土墩,然后把土墩沿赤道码放,能绕地球20多圈。
壶口瀑布
二、水土流失严重
又见——独立自学,认真思考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20--22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哪些后果?
互见、亮见——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结合教材P20-21活动“水土流失小实验”,合作探究:
(1)某地水土流失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在同样降水强度和坡度情况下,水土流失强度与植被覆盖率成( )
在同样植被覆盖率和坡度情况下,水土流失强度与降水强度成( )
在同样植被覆盖率和降水强度情况下,水土流失强度与坡度成( )
反比
正比
正比
水土流失小实验(一)
结论:
植被稠密水土流失少,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小实验(二)
结论:
降水强度小水土流失少,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小实验(三)
结论:
坡度小水土流失少,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P20 活动 水土流失小实验
对比试验一 植被疏密
对比实验二 降水强度
对比试验三 坡度大小
水土流失的强度与植被疏密、降水强度、坡度大小有关。
实验结论:植被覆盖率越高、降水强度越小、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小,反之,水土流失越严重。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1)地形 — 地形陡峭,坡度大;
(2)降水 —夏季降水量大,多暴雨。
(3)植被 —植被覆盖率低
(4)黄土
特性
土质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人为原因:
(1)毁林毁草,陡坡开荒
植被遭破坏
(2)采矿、修路等基本建设
地表疏松
水土流失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哪些影响?
一碗水半碗沙
黄河下游的
“地上悬河”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
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
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
农作物产量下降
耕地面积减少
村镇消失
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
黄河三角洲不断长大
2、水土流失的影响
长江黄河的对话
“对话”的意思是指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幅漫画揭示的我国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植被破坏严重
含沙量大,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了
根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你认为如何进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生物措施: 植树造林、植树种草
2、工程措施:修筑梯田,兴修水库,打坝淤地
3、农业措施:改变牲畜放养方式——适度放牧,改变耕作方式——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真见——应用拓展,感悟生成
第二课时
生机焕发的黄土地
为了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草)政策,因地制宜开展水土流失治理,让黄土高原焕发新的生机。
南小河沟———
●沟谷打坝淤地
●缓坡修筑梯田
●塬面上平整土地
三、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图6-3-3 黄土高原煤炭资源分布
P23 读图6-3-3
1.找出大同、阳泉、平朔、准格尔、东胜、神府等煤矿,说说它们分别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
大同、阳泉、平朔——山西
准格尔、东胜——内蒙古
神府——陕西
2.找出经过黄土高原的主要铁路线,说说它们对当地的能源开发及经济发展有和促进作用。
陇海线、包头——西安的包西线。
促进当地煤铁资源开发利用,把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本区众多的能源资源中,煤炭资源尤为丰富。黄土高原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三分之二,而且(煤种齐全、品质优良、埋藏浅,多为露天煤矿,开产成本低),被称为“乌金高原”。特大型的煤矿主要分布在山西的大同、阳泉、平朔,陕西的神府,内蒙古的东胜等地。
黄土高原的煤炭品种多、储量大,质量好,可供露天开采的煤矿储量达200亿吨。全国探明储量的特大煤田,约有一半分布在这里。
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
山西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占三分之一,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居第一位,分别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四,是世界年产1亿吨以上六大煤炭基地之一。山西煤田地质构造简单,煤层稳定,埋藏较浅,便于开采。
晋煤煤种齐全,品质优良,有低灰、低硫、低磷和高发热量的特点。
河北秦皇岛港煤码头,是山西煤炭外运的专用码头。
煤炭靠铁路运出去
煤转化成电力送出去
煤转化成煤气送出去
煤炭外运途径:
原煤外运----大秦铁路(神州第一线)
转化成电力输送-----坑口电站
转化成煤气外运------煤液化气化技术
减轻陆路运输的压力,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浪费及造成的环境污染;优化能源输入地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环境污染;能源运输不受时间、自然条件的限制。
P23 思考 想一想,与把煤铁路或公路运输相比,将煤转化成电力和煤气送出去,有什么优势?
当堂检测
1、下列事物与黄土高原无关的是( )
A、白山黑水 B、陕北民歌
C、安塞腰鼓 D、西府秦腔
2、小明家在黄土高原上,学校就在他家对面,但他每天上学却要绕道而行,这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 )
A、河网密布 B、沼泽众多
C、千沟万壑 D、雪山连绵
3、下列现象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无关的是( )
A、农作物产量下降 B、黄河形成“地上河”
C、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D、当地资源丰富
A
C
D
4.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的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5.关于该区域(阴影部分)地貌特
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B.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C.河网密布,绿洲点点
D.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6.图中数字与对应的山脉名称正确的是( )
A.①-大兴安岭 B.②-天山
C.③-乌鞘岭 D.④-南岭
D
A
C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照着我的窑洞,晒着我的胳膊,还有我的牛跟着我……”根据歌词,回答7、8题。
7.下列哪一省区的人们对歌词感触最深( )
A.河北人 B.山西人
C.新疆人 D.山东人
8.下图民居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