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聚落说课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聚落说课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15 17:0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01 说课程标准
02 说教学环节
03 说板书设计
04 说教学反思
CONTENTS
目录


课程标准
说课程标准
课标内容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1、聚落的形态
2、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说课程标准
教材内容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举例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说课程标准
教材内容
交通拥堵
住房紧张
污染加剧
噪声干扰
供水不足
犯罪率上升
拯救阿布·辛拜勒神庙
阿布·辛拜勒神庙位于埃及与苏丹交界处的尼罗河西岸,是古埃及规模宏伟的岩窟建筑,已有3 000多年历史。在修建阿斯旺水坝时,埃及政府为了保护文化免遭水淹,决定搬迁神庙。迁建工程耗时18年,终于在1980年完成。人们先用
钢板把神庙围起来,把
里面的河水抽干,再用
电割的方法把石体建筑
侵害成块,运送到离原
址不远、地势较高的地
方重新装嵌,使古老的
神庙矗立在波光粼粼的
纳赛尔水库旁。
“取”
① 村庄怎样演变为城镇的?在它发展过程中它的规模和建筑有哪些变化?
② 城镇又是怎样扩展成城市的?在发展过程中它的景观有哪些变化?
③ 随着城市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变成了城市人口,他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
④ 在河流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在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说教材内容
说课程标准
“舍”












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认识不同类型聚落的特点;
2、能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4、培养学生阅读地理景观图的能力以及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分析
教学重难点


S
W
O
T
大部分学生对地图有了一定的接触,具备一定读图能力;学生好奇心强烈,喜欢有趣的情境,巧妙设问容易吸引学生;
有利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在此阶段还没学习气候等相关知识,对于地理环境的几大要素知之甚少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不足



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带问自学,梳理知识
2.
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4
合作探究,交流质疑
3.
当堂精炼,作业布置
5












教学环节——问题驱动“4+X”课堂教学
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小雁子有疑问
小雁子要跟着妈妈到遥远陌生的南方去越冬,他们飞过平原,越过高山,飞过城市,小雁子很奇怪:为什么有的地方房屋又矮又小又稀,而有的地方高楼林立呢?为什么老家的房子是平顶的,而这里的房子却是尖顶的?”

教学环节
什么是聚落?聚落的两种主要形式是什么?
01
02
03
04
阅读课本、观察自己准备的聚落景观图,比较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你知道哪些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我们是否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完成教材65页活动一。
二、带问自学
? 房屋(密集/分散) 交通(便利/不便利) 经济结构(非农业/农业)
城市 ? ? ?
乡村 ? ? ?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对于解决这些问题你有何建议?
教学环节
三、交流质疑

①小雁子飞经平原地区时,发现平原的聚落多呈团状,且规模较大;而经过山谷地区时,聚落多呈条带状,且规模较小。

②小雁子飞经沙漠地区时,很少能看见聚落,只能在绿洲上才能看见一些聚落。

③小雁子出生在石家庄,这里原来只是一个小村庄,但京广铁路开通后逐渐发展成为大城市。

④小雁子的好朋友小喜鹊老家在黑龙江大庆,这里原本是个小镇,但人类在这里进行石油开采之后,聚落规模越来越大。
地形
水源
交通
资源
有一天,
小雁子在一个
美丽的地方
——株洲市
休息,它发现
这里是湖南省
的第二大城市,你
知道株洲市具备哪
些优势条件使得它
成为湖南第二大
城市吗?
三、交流质疑


教学过程
这个冬天,小雁子想出去旅游,它先前往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的聚落,然后向南到达湿热的东南亚,最后向西到达炎热的北非,请问小雁子在这三个地方住的房子是否一样呢?你能不能动手为小雁子设计三座适合它在以上三个地方居住的房子?
三、交流质疑
第一站
第二站
第三站
教学过程
四、练习反馈
(1)甲图所示为______聚落,乙图所示为______聚落。

(2)据丙图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理由是 。
教学过程
五、作业设计

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试讲述乡村演变为城市的过程,阐述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哪些变化,并完成课本第62页活动2。

① 村庄怎样演变为城镇的?在它发展过程中它的规模和建筑有哪些变化?
② 城镇又是怎样扩展成城市的?在发展过程中它的景观有哪些变化?
③ 随着城市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变成了城市人口,他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
④ 在河流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在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注意对教材的重整组合及精简或补充
注意在提问时问题的目的性明确,尽量避免重复、罗嗦。
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
教学素材准备得不够丰富;对学生的点评语言缺少艺术性。
































































































































































































































































































教材处理
教学语言
不足之处
问题的设计
谢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