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故乡的亲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故乡的亲人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29 18:1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PAGE
2
七年级音乐——《故乡的亲人》教学设计
教材:花城版《音乐》
课型:综合课
年级:七年级上
课题:第3单元
脍炙人口的歌(一)
教学理念:
音乐新课程强调音乐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等理念。音乐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和鉴赏音乐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就是围绕这个目标让学生会唱、懂听,在唱、听中感受音乐的速度、力度、音色等的变化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创造条件让学生表现歌唱、器乐演奏、或描述欣赏感受,让所有的学生都可能在主动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受益。教师的角色也由传统教学中的“演员”变成新课标中的“导演”。对“导演”的要求肯定比对“演员”的要求更高。好在新教材以单元结构编排给教师很大的自主权,为教师进行教学组合与设计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自己去选择去安排,这样每个单元的课型就丰富多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生自己灵活运用这些材料进行自学。在这个课时,我让学生先朗诵李白的《静夜思》,然后学生才学唱歌曲《故乡的亲人》,结合姐妹艺术配乐诗朗诵加深学生对思乡情的感受,学生也能较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真正实现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让学生感受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体会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
2、能用优美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故乡的亲人》。
3、了解作品的结构——单二部曲式,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在表现中体验和实现自信。
教学重点:
歌曲情感的表现。
教学分析:
思乡的情绪没有民族、国度之分,无论是什么时代、哪个民族,思乡都是音乐、文学的重要题材,有关思乡的诗词、散文及器乐、歌曲数不胜数。福斯特的代表作之一《故乡的亲人》在世界上流传较广,歌曲结构简洁,通俗易唱。学唱这首歌主要是从“思乡情”这方面来感受它的艺术感染力,我采用了四个步骤进行教学:1、从诗词中引出歌曲,简介词曲作家之后再欣赏歌曲(感受音乐);2、视唱歌曲旋律歌词(表现音乐);3、利用歌曲旋律进行配乐诗朗诵、乡情歌曲演唱和课堂乐器表现(拓展体验);4、分析歌曲结构,进行简单的创作练习(创造音乐)。
教学课时:1课时(45分钟)。
教学准备:在七年级开学之初,我已将每个班的同学分成七至八个音乐小组,每个小组6—7个同学,课堂的音乐表现分小组表现与个人表现,视不同内容自由选择。上一课结束时布置学生下一课时该准备的内容。这节课前我叫学生小组合作查找自己较耳熟的有关故乡情的歌曲,并能唱出几句。教具方面要准备相关音频、三角铁、碰铃等课堂打击乐器及口琴、竖笛、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全体同学背诵李白的《静夜思》,
——引出歌曲《故乡的亲人》。
二、唱歌:《故乡的亲人》
1、
简介歌曲产生背景及作者福斯特。(学生自学课本网站相关内容。)
2、
欣赏齐唱《故乡的亲人》,你能说说歌曲的速度与情感吗?
生:速度
情感
3、
请学生轻轻地哼唱旋律,用“du”哼唱。
4、
用击拍图式配合视唱旋律:
4/4拍划拍图式:
1)、分组练习:一组划拍、一组视唱,相互配合。
2)、自划自唱,可以叫一位学生带领。
5、
有感情地视唱歌词。
1)、全体齐唱。
2)、男女生分唱。
3)、还可以怎样处理演唱新形式?(学生设计,试唱较好的设计)
6、
请闭上眼睛欣赏合唱《故乡的亲人》,与齐唱有什么不同?
生:
三、拓展体验:
1、
请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基本节奏块,抄写在黑板上。
如:Х―ХХ|Χ―ΧΧ|…
2、请一位同学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自己请本小组同学选用黑板上的节奏块用三角铁、碰铃等伴奏。
(可以是口琴、竖笛、电子琴等)
3、
请一组学生朗诵余光中的现代诗《乡愁》,其他同学用“du”哼唱旋律配音。PPT展示诗词: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4、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思乡”的歌曲?请两、三位学生演唱小段。
(如:《大海啊故乡》、《念故乡》、《故乡的云》、《故乡情》等)
这些歌曲在速度、情感上都有什么特点?
生:
四、
相关知识:你能说说这首旋律共有几句?哪句是相同或相似?哪句是对比?如果用一个力度记号“f”,你会用在哪句上?为什么?
生:
引出单二部曲式(二段体):   A   B
a   b 
起 承 转 合
 1、你听听下面这些歌曲哪些是这种结构的?老师哼唱:
  1)、《欢乐颂》 2)、《苏姗娜》 3)、《友谊地久天长》
2、你能根据老师给出的起句和节奏写出后面的三句吗?试一试,分小组合作。
4/4  
a 5─32│5─ ─ ─│3─3 1 │2─ ─ ─│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b  Ⅹ―ⅩⅩ∣Ⅹ―Χ―∣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3、课后完成:你能为自己的旋律填上歌词吗?可以是有关“思乡”的四句诗或自写歌词。下一节课请每个小组范唱,看哪组的旋律歌词结合得最好。
 五、结束:思乡的情绪没有民族、国度之分,无论是什么时代、哪个民族,思乡都是音乐、文学的重要题材,有关思乡的诗词、散文及器乐、歌曲数不胜数。课后请同学们上网查阅相关内容,看哪组收集到的有关“思乡”的歌曲或诗词散文最有特色,下一节课再请同学展示。
   学生在合唱版《故乡的亲人》歌声中离开音乐室。
教学反思:
1、这首歌曲简单易学,基本上学生可以自己视唱学会,划拍在第一单元已学过。划拍视唱可让学生将长音唱得更准确。
2、创作练习主要是让学生打破作曲的神秘感,老师要随堂辅导,指正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音域太宽、大跳音程太多等。创作练习如果时间允许也可当堂让学生填上《静夜思》歌词。
3、朗诵余光中的《乡愁》,通过姐妹艺术加深对“乡情”的感受。
4、课后收集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举一反三。
课例点评:
由于社会上各种媒体对流行歌曲的大力渲染宣传,多数学生对课本中的歌曲不感兴趣,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让很多音乐老师感到头疼,老师们为了让学生对课本中的歌曲感兴趣,想尽了一切办法。我多数采用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尽量让课堂变得更丰富。在教学《故乡的亲人》这首歌时,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有关作曲家福斯特的资料、搜集自己熟悉的有关故乡情的歌曲,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结合课堂乐器表演、配乐诗朗诵加深学生对思乡情的感受,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结合歌曲让学生掌握单二部曲式结构、并尝试简单的创作练习,打破作曲的神秘感,在表现中体验和实现自信。因为单是学会唱一首歌是容易的,我的目标是准确表现歌曲情感,并希望学生通过学会一首歌而掌握一类歌曲的演唱,同时也希望学生在学唱歌的同时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这个课时总体是成功的,音乐主要是听(欣赏、感受)和唱(表现、体验),结合多媒体教学平台,课堂教学效率更高,也更丰富多彩。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