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版八上美 8实用三视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美版八上美 8实用三视图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29 18:3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用三视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实用三视图》是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8课的内容,属于“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主要是学习三视图的基本原理和绘制方法,然后通过三视图和立体图的相互转换练习,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立体空间思维能力。本课知识性较强,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希望学生能深入的了解。
作为一节美术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强调三视图的专业性学习,而应该更强调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三视图与立体图的相互转换练习。该课设置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在个体的实践练习中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形成健全的空间观念,为下一课的商品包装盒由平面到立体的转换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我校本届初二的学生普遍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有良好的美术学习能力和表现能力。前面焦点透视、素描等课的学习不仅使他们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形象思维和立体空间思维能力。据了解,初一数学课上他们对实用三视图也有过初步的学习,学生对本课内容并不陌生,而我们这节美术课的设置更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很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直观教学中了解三视图的基本含义、社会作用及画法。学会三视图和立体
图的相互转换练习,形成健全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以情境设置的方式,通过趣味导入,诱发学生学习本课兴趣——动画演示,
理解三视图的定义——欣赏思考,了解三视图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实践练习,学习三视图的形成原理,绘制过程和方法,运用尝试、探究、讨论、合作等方法,练习三视图和立体图的相互转换,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拓展延伸,通过课下练习的设置,让学生明白学以致用的思想,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生活的愿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画图的乐趣,敢于探究和表现,培养自觉发现,善于观察,主
动学习的品质,发展学以致用的意识,以及对美术学习持久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及三视图与立体图的相互转换练习。
难点:三视图转换为立体图的构思过程。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情境创设教学法:学生总是在一种情境氛围中接受知识效果最好,通过创设与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2、开放性教学法:俗话说,教无定法,不同的环节,不同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放性教学法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性构建的过程,而不是告知与被告知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语:教育不是一种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构建的过程)。
学法:
1、观察、发现法: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发现等方法去获取相关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学画三视图这个环节我有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觉发现的品质,慢慢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索问题,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探究”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然后获取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在进行由三视图向立体图转换的练习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中,课堂知识得到内化。
教学过程
1、
趣味导入,诱发兴趣
课件出示一幅主人与宠物背面的图片,让学生猜猜他们的关系。当同学们七嘴八舌的时候,再出示正面的图片,告诉大家,看问题不能只看单方面,向学生展示了一种新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视角。然后是根据三视图猜一物体的游戏。依次出示一个台灯的三个视图,当出示一个视图甚至两个视图的时候,同学们都不能确定这个物体,当出示第三个视图后才能确定这是个什么物体。由此给学生留下悬念,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符合本课的教学氛围中,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感悟能力,让学生在自我的探索中和教师的引导下自然而然的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
动画演示,理解定义
课件动画演示三视图的概念。教师讲解。
【设计意图】实用三视图的概念比较抽象,通过动画演示,可以使这一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便于理解。
三、
欣赏思考,了解用途
1、提问,有谁知道三视图应用于什么领域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展示图片,工业产品的设计与加工,建筑的设计与施工,首饰的设计与加工,以及电脑三维动画形象的设计等领域都要使用三视图或其基本原理。
2、提问,如果你想让同学帮你代买一个文具盒,那你用什么交流方式会让他更快,更直观,更详细的知道你的意图呢?
学生回答,文字叙述,立体图,三视图。
师生共同分析三种形式的表现效果。最后总结,三视图是比其他形式能更直观,更科学,更全面的传递信息的一种交流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了解三视图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告诉学生以后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会设计或是能读懂三视图。明白三视图是比其他形式能更直观,更科学,更全面的传递信息的一种交流方式。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四、
实践练习,学习画图。
1,根据右边的三视图,从左边的图片中找出此物体。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很简单,对学生没有什么难度。主要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三视图的练习当中来。
2、出示一个简单的石膏几何体,让学生画出此几何体的三视图。
选择的这个几何体,是初一时上素描课的时候画过的,学生非常熟悉。而且画这个物体的三视图不需要太多的工具,比较节省时间。然后就是此物体的三视图比较简单,能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开始画图,教师巡视指导。前面的学习使学生对三视图的知识有了一些了解,此练习也会使一部分学生主动回忆检索前面所学过的有关三视图的一些知识信息。培养学生勤于观察,敏于发现,善于借鉴的行为习惯。由于图形简单同学们会很快画出此物体的三视图。由于老师还没有详细的讲解,大部分同学会忽略掉使用工具和三视图的尺寸问题。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三视图的形成原理,在黑板上演示讲解三视图的绘制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在纠错中更牢固的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通过先练习后讲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善于借鉴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优良品质。
3、出示一个立体图和两视图,让学生补充另一个视图。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表扬那些完成作业好的同学,同时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是对上面三视图学习的一个补充,学习三视图中物体内部结构和被遮挡部分的表现方法。通过这个练习,学生们掌握了三视图中虚线的应用和作用。
4、出示三视图,让学生画出立体图。
此练习较难,要有很清晰的思路和比较好的绘画技巧,所以安排小组组内讨论、探究、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同学和思路不清的小组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最后分组展示作业,讲讲本组的思路或思维过程。教师最后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态度,通过这个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视图形成原理及绘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5、前后桌同学互动练习,前面(后面)的同学设计一个物体的三视图(或是立体图),让另一个同学画出他的立体图(或是三视图)。然后交换品评。教师巡视指导,发现优秀的组合及时展示作业,以示鼓励和表扬。
【设计意图】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复习和巩固本课教学中的知识点,体验设计和工艺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提问,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最后总结:
学习三视图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立体空间思维能力,而且三视图在现代社会中应用极广,对我们以后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发一张课后作业纸:
我是小小设计师:
小明家喜迁新居,小明想让木工师傅按照自己的意愿给自己打制一个书桌,小明怎么做木工师傅才会更快,更详细、更直接的知道小明的意图呢?
假如你是小明,请给自己的房间设计一件你喜欢的家具吧(书桌,床,衣橱……)
【设计意图】“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强调的是功能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学以致用是本节课传达的理念之一,通过这个课下作业让学生知道把所学知识如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让设计服务于生活,掌握学以致用的设计原则,体验设计给生活带来的美好。
教学反思
1、
这节课内容相对比较抽象,难度也大,练习的设计也有一些挑战性,但对于勇于探索的学生来说却大受欢迎。
2、我校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小组建设初见成果,本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3、课堂教学应结合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以教材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传授知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这样教学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