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加深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能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巩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思路和解题步骤。
3、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解决化学变化中的定量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交流与评价等活动,进一步巩固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规范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答格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巩固并规范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答格式。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寻找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并根据解答题的思路有效解决选择中的计算。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练习
幻灯片出示两个课前练习题
1.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这个反应中,碳、氧气、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 )
A.2:32:56 B.24:32:56
C.3:8:11 D.3:16:11
2.在4P+5O2==2P2O5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分子个数比为 ,它们的质量比为 。
(C-12 O-16 P-31)
学生在练习本上自主解答,然后起来展示并讲解
巩固基础,进一步明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是恒定的
明确目标
点明本堂课的任务是对上一节课所学的化学计算进行巩固练习
明确目标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目标,学习才会有方向
类型一习题训练
幻灯片展示两个解答题
1.氢化钙(CaH2)固体可用于登山队员的能源提供剂,它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CaH2+2H2O=Ca(OH)2+2H2↑,氢气供燃烧之需。
现有84g氢化钙与足量水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
(Ca-40 H-1 )
2.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主要称为CaCO3)制取生石灰(CaO),同时产生CO2.
(1)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某工厂用12t含碳酸钙为75%的石灰石,其中CaCO3的质量为 ;
(3)上述石灰石理论上可制得生石灰多少t?
(Ca-40 C-12 O-16 )
1—4号同学两个题都做,五六号同学只做基础题。
先自己思考独立完成,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最后两名同学黑板讲解展示
巩固上一节课所学的计算题的步骤;通过分层训练,让不同层次的同学有所收获
类型二习题训练
1.幻灯片出示类型二的习题
1.在2A+3B=2C+4D的反应中,8gA完全反应生成11gC和9g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 B.32 C.48 D.64
学生先自己思考,再讨论
2.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讲解展示(主动展示的小组,展示一次+3分)
通过选择题中的计算题,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当堂检测
1.在化学反应X+3Y=2Z中,现有8gX与足量Y反应后,生成16gZ,则X、Y、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 )
A.3:1:2
B.3:1:3
C.1:3:2
D.1:1:2
2.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制备的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现以125t石英砂(SiO2的质量分数为96%)为原料,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试计算:
(1)125t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
(2)理论上得到硅酸钠的质量。(Si-28 Na-23 O-16)
将这两个题的答案和步骤写到事先准备的听写纸上,限时完成,当堂交上
检测这节课学生练习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