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射线和直线
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线段、直线和射线》,教材第41、4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会画线段、直线和射线。
2、经历探索线段、直线、射线等知识的过程,体会两点间线段最短。
3、了解线段、直线、射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征,掌握三者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掌握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点动成线。(播放PPT)
师:物体运动能形成一条轨迹,请看大屏幕,这里有6个点,如果老师让它们运动起来,它会不会留下很多路线呢?想象一下,它们的路线会是怎样的?(播放PPT)
请学生观察课件上点的运动形成的线,让学生进行分类。
学生回答后,师提出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这些直的线。
设计意图:通过点动成线让学生感觉线产生于点的运动,然后让学生分类引入到课题中来, 体现对集合的思想方法的渗透。
(二)深入理解,建构概念
1.对比感知,认识线段
(1)区别线的“直”和“曲”。出示学生分组拔河时的照片:让学生判断哪个小组正在拔河,并说出理由。
(2)师:正在拔河的最前面两位同学之间这段直直的绳子就可以看成线段,两位同学用手捏住的地方就是这条线段的两头,叫做这条线段的端点。(板书:画线段)
(3)让学生观察四周,哪些物体上也可以找到线段?(书本的边,黑板的边,门的边……)同桌互相指指。
(4)自主探究线段的特点。课件出示,能在两点之间的线中,你能找出哪条是线段吗?并量出长度。你有什么发现?并想一想,线段有什
么特点?
学生独立完成题单。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汇报展学。在小组汇报线段的长度后,追问:这些线中最短的是那条呢?顺势揭示两点间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
通过学生汇报线段的特点。师小结: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5)画一条长4cm的线段。先课件演示3厘米的线段,再动手画。
2.观察想象,认识两线
(1)认识射线
①课件出示一条线段,将它的一端无限延长,到屏幕边了,还继续延长,延长,这时得到的线就是射线。能测量出它的长度吗?再去让学生描述射线的特点:射线有一个端点 一端延伸 不能测量
②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在纸上表示射线,引出正确的画法,老师板书。
③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一点为端点画一条射线。限定5秒钟,学生汇报以后追问,以一点为端点可以画多少条射线,让学生明白以一点为端点可以近似地看成射线。
④师: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看成是射线呢?学生可能会说出手电筒发出的光,探照灯发出的光……教师及时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到彩色的灯光都可以近似地看成射线,沿着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
(2)认识直线
出示一条线段,沿两个端点向两边无限延长,延伸到了屏幕的边,继续穿过窗户、透过云层,射向宇宙,让学生闭眼展开想象,想象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直线。接着问学生,你能量出直线的长度吗?为什么?让学生总结直线的特点:没有端点 两端延伸 不可测量
独立完成:①经过一点画一条直线;②经过两点画一条直线。
提问:通过画图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发现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而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对比研究,整体认知
(1)首先出示一条直线,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接着直线上出现一个点,你发现有什么变化吗?最后直线上出现两个点,现在你能找到哪些图形?
师:既然在一条直线上即找到了线段,又找到了射线,那说明了线段、射线与直线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线段、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2)小组活动,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理解三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端点个数
延伸方向
能否测量
线段
都是直的
2
不可延伸
能
射线
1
可向一方延伸
不能
直线
0
可向两方延伸
不能
(设计意图:在3种图形的认识中,以线段为起点,再认识和生活贴近的射线,最后认识在生活中找不到“原型”的直线,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四个环节的学习,完成对3种图形的认知结构:一是直观感受;二是观察描述;三是特点归纳。最后又通过比较分析,强化了对3种图形基本特点的把握。整个设计层次清楚,活动经验积累也较为丰富。)
巩固提升,学以致用
辨一辨
在下图中,哪些是线段?哪些是直线? 哪些是射线?
线段( ) 直线( ) 射线( )
②判断下列说法对不对。如果有错,请指出错在哪里。
(1)直线无限长。 ( )
(2)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 )
(3)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线段。 ( )
(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
(5)画一条4cm长的直线。 ( )
导学精要:思考题。
通过此类练习促使学生对线段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同时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四、欣赏图片,品线之美。
生活中有很多设计都给我们以线段、直线、射线的形象,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欣赏一些以线段创造出的精美图案。
五、自主总结,兴趣延伸
六、拓展延伸。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