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重复与渐变 (第一课时)
随堂备注
教学目标:
1.掌握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
2.运用重复与渐变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
教学重点:运用重复与渐变的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加深对上述构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及较精确的徒手绘制的表现能力。
教具:有关重复、渐变的实物和图片,手提袋、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平时有没有留心周围的事物,其实大自然的万物,物象千奇百怪,鬼斧神工。今天老师收集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图片,大家想不想看?好,现在就请大家欣赏这些图片,不过,请大家边看边思考,想想图片中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好吗?
二、教学新授
(一)欣赏图片
1、自然界的叶子;
2、自然界的花瓣;
3、自然界的动物花纹。
(二)看图片后思考
1、这些图片你看过后,知道些什么?有什么特点?
2、指名回答。
3、得出“重复”与“渐进”两个概念。
4、打开课本P30、P31,全班齐读“重复”与“渐进”两个概念。
5、重复是指大小、形状、颜色相同的物象的反复排列。重复的作用是可以增加人的视觉印象,在图形中可以出现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
第 页
6、渐进是指一种有序的变化,可分为形象渐变和排列秩序的渐变。渐变是一种符合规律的自然现象,例如自然界中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7、概念与图片相结合进一步讲解“重复”与“渐进”两个概念。
8、人们受到大自然的启迪,也会把这种现象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9、出示图片,感受生活中的装饰设计。
(三)运用重复与渐变构成原理,进行堂上练习
1、小组长分发半成品练习画。
2、涂色练习。
3、教师巡视。
4、及时点拨。
(四)作品展示并评奖
1、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作品收起,在黑板上展示。
2、学生评价,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3、把优秀的作品贴在纸质手提袋上进行装饰,展示效果。
(五)小结本堂课所学内容。
三、作业布置
1、课内作业;(课内练习完成)
2、课外作业。(回家创作完成)
板书设计: 11. 重复与渐变
重复是指大小、形状、颜色相同的物象的反复排列。
渐进是指一种有序的变化,可分为形象渐变和排列秩序的渐变。
教学后记:
学生课前准备学具交充分,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后半部有点不够用,有落雨收柴之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讲者自评)
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