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20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 首师大版 (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20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 首师大版 (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首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30 10:1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位于永定门大街西侧的先农坛内,隶属于北京市文物局。1988年在文博界专家的积极呼吁和鼎力相助下成立博物馆筹备处。1991年9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
是我国第一座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反映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建筑艺术、建筑技术的专题性博物馆。
导览地图
中国古代建筑展览
《中国古代建筑展》陈列在太岁殿院落。太岁殿院落是先农坛古建筑群中体量最大的院落,面积7628.5平方米,包括拜殿、太岁殿正殿及东西配殿,是明清时期祭祀太岁神之地。
先农坛历史文化展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北京先农坛的历史沿革和建筑风貌。北京先农坛,是与天坛、社稷坛、太庙等共同组成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古建筑群之一。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营建完成,不同历史阶段分别称为山川坛、神祇坛、先农坛。山川坛时期的主要建筑包括先农神坛、神厨、宰牲亭、山川坛正殿、拜殿、具服殿、旗纛庙。
北京先农坛古建筑
先农坛位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南段永定门西侧,与天坛遥相对应。这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以及举行亲耕耤田典礼的地方,是北京皇家祭祀建筑体系中保存完好的一处。
太岁殿
太岁殿是先农坛内最大的单体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又叫太岁坛。
明嘉靖以前,太岁、风云雷雨、山岳海渎等神灵都在此供奉,此后则专门用来祭祀太岁及十二月将等自然神祇。明清时期。每年冬至或翌年立春及遇到水旱灾害时,都要在此进行祭祀太岁的活动。
从远古时代开始直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的先民一直使用木材来书写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史,中国木结构建筑体系也成为世界建筑体系中的一支奇葩。建筑的结构就像人体的骨骼一样,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独特构件,是由方形的坐斗和交错其上的弓形的拱纵横层叠装配而成的。斗拱位于建筑物的梁柱之间,将屋顶的重量平均传递到柱头上,改善柱头的受力状况,通过柱子将力传递到台基(地面);同时它在加大建筑物的出檐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另外,它还是建筑中的重要装饰部分,以致于它成为确定建筑等级的重要标志。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