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小组合作式学习)
细胞中的能源物质和酶
[教材简析]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是因为有酶作催化剂以及各种能源物质通过一定的方式提供能量。所以有关酶和能源物质的知识是更好地掌握后面光能的捕获和从化学能到生物能等知识的基础。
[教学过程]
教师(以下简称“师”):同学们刚跑完课间操,多少还有点气喘吁吁,现在来静一静神,思考:在跑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什么?
学生(以下简称“生”):能量。
师:那能量从何而来呢?
生: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师:哪位同学可以举几个例子?
生:糖类、脂肪、蛋白质和ATP等。
师:很好!正因为这些物质能够通过氧化分解来释放能量,所以称其为能源物质,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主要有以上几种,这几种能源物质的氧化分解都是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所以在这个氧化分解的过程中必需有生物催化剂—酶的参与。有关各种能源物质和酶的知识我们已经学习过,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复习巩固一下相关的知识。首先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记忆来独立完成学案上“各种能源物质”部分的相关内容。
师:下面请同学们由小组长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用相互提问的方式来交流各成员的答案。
同时请大家记下交流时有疑惑的地方,一会我们共同解决。
生:各小组之内积极讨论交流并将有疑惑的地方标出。
师:接下来为了检测同学们的巩固情况,我们来举行这样一个小活动,这里有四个小题,我说题目,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要求是在该代表回答的同时,其他同学注意听清楚,若是回答的不正确或不全面,可以及时对其回答作出纠正或补充。开始!
①ATP的名称、其结构简式中各符号代表的意义;
生1:ATP的名称是: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各符号代表的意义:“A” 腺苷 “P” 磷酸基团 “—” 普通化学键 “~” 高能磷酸键。
师:②糖的组成元素及种类;
生2:组成元素:C、H、O;种类:单糖、二糖、多糖。
师:③脂质的组成元素及种类;举几种属于固醇的物质;
生3:组成元素:C、H、O,少数含有N、P;种类:脂肪、类脂和固醇;性激素、胆固醇、维生素D和肾上腺皮脂腺激素等物质都属于固醇。
师:④ATP、糖类、脂肪在生物体中的地位;
生4:ATP是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糖类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生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
生:积极抢答,气氛非常浓厚。
师:同学们表现的都很积极,回答的也都很准确,为了表扬他们让我们给予热烈的掌声好吧?
共同:热烈的掌声
师:以上咱们提到的几种能源物质对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其中所蕴涵的能量不能被直接利用,而是需要先被氧化分解,而氧化分解的过程必需有酶的参与。请同学们填充学案上有关“新陈代谢与酶”的知识。(同时找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将温度、PH值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画出,嘱咐其不要标上温度和PH值)
生:认真仔细地填充学案上的内容。几分钟后
师:有哪组的同学可以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答案?
生1:(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其中化学变化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和(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生2:(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生3:(3)酶的特性:
①酶具有(专一性)
②酶具有(高效性)
③酶需要适宜的条件,其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高温)、(过酸)和(过碱)都能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而没有使其失去活性,再恢复到最适宜的条件时酶活性还可恢复。
生4:
生5: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为我们画出了温度、PH值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曲线,请大家辨认一下哪一条是温度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哪一条是PH值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根据是什么?
生:a是温度,b是PH值。因为温度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是不对称的,且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并没有使其失去活性,所以曲线不和横轴接触;而PH值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是对称的,且过酸和过碱都能是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使其失去活性,所以在这条曲线中,曲线的两侧都和横轴接触。
师:很好!请同学们根据两条曲线的走势来讨论一下如何用最准确的语言描述这两条曲线。
生1:(1)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高,当超过最适温度,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直至失活。
(2)PH值:在一定PH值范围内,酶活性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最适PH值时,酶活性最高,超过最适PH值酶活性随PH值升高而降低;过酸和过碱都能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使其失去活性。
师: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是因为有酶做催化剂以及各种能源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提供能量,所以有关酶和能源物质的知识是学好后面知识的基础,也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本节课的复习方法我们作了一个总结,请同学们阅读一下。
生 :认真阅读学案上的相关内容
师: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本节课复习的效果,请大家做一下反馈练习。
(对于其中比较简单的题目的答案由学生直接说出,几个易错题目先由学生说出答案并讲出解题依据,若讲错再由教师精讲。简单题的处理过程简略)
师:哪位同学为我们解答一下第一题?
生1:该题选C,因为脂肪酶催化脂肪。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其实该题选B,因为题目中提到的脂肪酶是一种酶类,而绝大部分酶类是蛋白质,脂肪酶就是一种蛋白质,所以要催化脂肪酶这种蛋白质需要用蛋白酶,这个题考查的是酶的专一性。
师:本节课我们复习了细胞中的能源物质和酶,这些能源物质中所蕴涵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哪里,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被储存在了这几种能源物质中的呢?还有这些能源物质是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将其所储藏的能量释放出来被生物体利用的呢?这些问题我们也已经仔细学习过,下节课再来重点复习!这节课的内容就到这里!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是细胞中的各种能源物与酶,因为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是因为有酶作催化剂以及各种能源物质通过一定的方式提供能量。所以有关酶和能源物质的知识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参照课程标准与平常学生的易错知识点确定教学目标后,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步骤,我在教学时采用了六个步骤1、导入;2、个人活动;3、生生互动;4、师生互动;5、规律总结;6、巩固练习。
具体操作时,我的指导思想是教师指导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基础与拓展相结合,传统教法与新理念相结合,力求展现高质、高效的课堂。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上我花了些心思。这是一节复习课,如果课堂上采用满堂灌或者一对一的提问方式,势必会形成沉闷的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果。这也是传统教法无法突破的障碍。
为了更大程度得激活课堂,激活学生的主动性我从一开始的导入着手,处处以学生为本,努力营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导入我从学生跑操入手,引发学生对新陈代谢的兴趣,并在课堂的开头就让他们养成了张口发言的好习惯。
接下来的个人活动环节,我先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学案上的相关内容,然后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相互提问的方式补充各成员的答案,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形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好氛围,并且让小组派代表提出本小组的疑惑,由其他小组作答。
师生互动环节,我针对要解决的两个板块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学生活动。一是大组是非抢答,以竞赛的形式体现,在抢答过程中培养学生“眼明、嘴快、心细”的能力,并将问题重心引导到教学目标上,从问题上体会能源物质的构成、种类及作用,并且建议学生用掌声表扬能够主动站起来抢答问题的同学,以资鼓励;二是自由发言,学生主动站起来说出自己的有关“新陈代谢与酶”部分内容的答案,着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后的规律总结,是根据本节课所复习内容的特点对内容上整体把握,对复习方法作出总结。
在巩固练习方面,让学生先做学案上的题目,然后让学生讲如何做该题,为什么这样做,以巩固知识和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目的。
当今的教育再不是经验积累、口耳相传的年代里运行的教育模式,教育活动已成为一种科学活动,必须遵循其本身的教育规律。而“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最基本的理念,爱默森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马卡连柯说过:“我们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人是一切活动和一切关系的主体,尊重教育首先就是尊重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人,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的一堂课才有可能是一堂成功的课。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课堂语言不够精练等,这就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充实自己的理论储备、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EMBED PBrush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