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地域差异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在地图上找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2.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学习重难点】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2.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依据各地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差异,可将全国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大地理区域。
2.青藏地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甘肃省西南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边缘地区。面积占到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青藏地区地形以________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3.西北地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省,自治区的大部分。约占全国面积的________地域东西跨度大。西北地区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________,多风沙,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内流区域面积大。
4.秦岭与淮河大致处于同一纬度,是我国东部地区一条线。以这条线为界,将我国的东部地区划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北方地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地形区,以________气候为主。
5.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________和人类活动有着显著差异。
二、达标检测
1.青藏地区是哪些大河的发源地?其主要地形是什么?受什么气候影响?
2.西北地区的降水量较少,地表植被由东至西怎么变化?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是什么?
3.比较一下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各个方面的差异,并归纳做成表格。
4.秦岭淮河一线将我国划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5.由于各地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差异,人们居住的建筑也有不同,试说明主要差异。
东北三省——辽阔富饶的“黑土地”
【学习目标】
1.归纳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学习东北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山川河流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通过观看东北地区的各种图片,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
2.找出主要的农业产区和林业基地,分析其形成的自然条件。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东北三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省份,地理位置具有边疆、临江和近海的特点。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总格局中,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2.东北三省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地表形态呈现出________的特点。东北平原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3.东北三省纬度较高,距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________,夏季________。东北三省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________,分布有大面积土质肥沃的黑土,________相对充足。
4.平原地区气温________,________较长,农作物________。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水稻、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5.东北三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丰富,又有稠密的铁路和公路网络,便利的________和________,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达标检测
1.说出东北三省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分析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说明它作为重要的农业基地有哪些优越条件?
3.东北山地是我国著名的林区,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说说都有哪些植被类型?
4.作为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东北三省具有哪些条件?
5.请你为东北老工业区的后期发展出谋划策。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学习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学习重难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黄土高原大致北起________,南达________,冬至________,西抵________。黄土层的厚度大多在________之间,其中陕北和陇东的局部地区厚度可达________。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黄土地形类型最多,规模最宏大的地区。
2.黄土高原连绵起伏、沟谷密布的地表形态,是________的过程中不断地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高原面保存比较完好的部分称为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 等。
3.水土流失是指缺乏________的土地表层,因受________造成水分和土壤流失的现象。
4.黄土高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能源资源,其中________储量约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二,而且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
5.黄土高原铝土、________、________等矿产的储量和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以________开发为基础,发展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
二、达标检测
1.黄土高原是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最厚,黄土地形类型最多、规模最宏大的地区,那么这些黄土从哪里来?
2.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有哪些措施?
3.黄土高原蕴藏极其丰富的资源,如何合理利用它们?
4.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5.讨论水土流失的严重的原因,及其导致的严重后果。
成渝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掌握成渝地区的地理位置,学会评价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2.清楚成渝地区及周边是我国自然灾害易发区及应对自然灾害的策略。
【学习重难点】
1.成渝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高速发展的经济,构建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成渝地区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成都平原地势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河流挟带的泥沙冲积而成,土壤肥沃。
2.成渝地区属________气候,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降水________,因地处盆地,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以来,成渝地区就有________之称,农业开发历史悠久,为我国________主产区之一。
4.成渝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和全国水土保持重点区,先后实施了________、退耕还林、________等生态环境工程。
5.成渝地区位于长江经济带西部,________,________,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达标检测
1.简单描述成渝地区的位置。
2.成渝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有何重要性?
3.成渝地区的地形和气候对当地的农业有什么影响?
4.成渝地区为什么是我国自然灾害易发区?如何改变现状?
5.成渝地区的资源丰富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
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地区
【学习目标】
1.了解记忆长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掌握其发达的经济。
2.结合图文资料掌握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地理差异,以及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对长江流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东邻________、________,扼江海交汇之要冲,位于________的起点、南北海岸线的中段。
2.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________、________中部与南部以及________北部。地形以长江三角洲平原和________为主,________。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____,属________气候。
3.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沿海和________的交通枢纽区域,已形成铁路、________、海运、________和________等综合运输体系。
4.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_,________雄厚,________齐全,________和管理水平及综合经济效益等都居全国领先地位。
5.20世纪90年代,我国做出了________的战略决策。在浦东修建了________,建立了金融贸易,________等。
二、达标检测
1.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问题?
2.长江三角洲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
3.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体现在哪里?
4.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对长江流域经济有哪些带动作用?
5.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地理差异是?
北京——祖国的心脏
【学习目标】
1.了解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
2.了解北京的地形和发达的交通条件。
【学习重难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北京位于________的北部边缘,北以燕山山脉与________接壤,西部的西山是太行山余脉。北京市辖________和________,面积1.64万平方千米,人口1962万多(2010年)。
2.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全国的________和________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________。
3.悠久的古都历史为北京留下了许多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________、________北京人遗址、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为把北京建设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近年来,北京积极推进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旅游城市和国际会展之都。
5.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不断加大基础建设力度,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建设了多个________、________的城市职能中心,如________、________。
二、达标检测
1.北京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北京市的主要河流有哪些?河流对于北京市有什么重要作用?
3.北京地形以什么为主?
4.北京市的城市职能有哪些?
5.为什么说北京是祖国的心脏,请简要说明理由。
新疆——祖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学习目标】
1.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学习重难点】
1.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的________,深入亚欧大陆腹地,________,面积约16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接壤邻国最多的________。地缘优势明显,历来是亚欧大陆陆上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明显。
2.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________气候。冬冷夏热,降水________,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________是本区最显著的气候特点。
3.________是新疆地区农业的一大特色,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等盆地边缘以及水源充足,土质较好的山前冲积平原地区。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绒棉等。
4.新疆________,________ ,气温日较差大,盛产多种优质水果,如________、________、巴丹杏等瓜果。
5.新疆能源丰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储量在全国居重要地位,________、太阳能理论蕴藏量居全国第二位。
二、达标检测
1.新疆的气候是什么?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2.新疆地区能源丰富,如何合理利用?
3.能源战略决策的实施给新疆带来了什么?
4.自然特征对城市、人口和交通设施分布的影响?
5.总结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台湾——祖国的宝岛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资源及经济特点,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结合图文资料,举例说明台湾岛丰富的物产和出口导向型经济特点。
【学习重难点】
1.台湾地区的自然人文特点。
2.了解出口导向型经济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台湾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岛,面积是________平方千米,人口________多万。台湾北邻________海,东邻________,南邻________,西隔________与福建省相望。
2.台湾岛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资源丰富,被誉为________。
3.过去台湾经济以________为主,出口________等,20世纪60年代后,台湾吸引外资,重点发展________。
4.宝岛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________的实现,大大便利了两岸同胞的往来和两岸经济的交流合作。
5.台湾风景名胜不胜枚举,有我国东部最高峰________,有景色迷人的________等。
二、达标检测
1.举例说明台湾岛丰富的物产和出口导向型经济的特点。
2.描述台湾岛的气候特征,以及这种气候带来的影响。
3.台湾岛东侧降水多于西侧,主要影响因素是?
4.近年来台湾人民都来祖国大陆探亲,这说明什么?
5.从这节课中你学到什么?总结一下。
香港和澳门——祖国的特别行政区
【学习目标】
1.根据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并分析出其优越性。
2.理解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
【学习重难点】
1.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祖国大陆是港澳地区繁荣昌盛的坚实基础。
2.了解港澳台的经济特点。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东侧,北部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包括________,九龙和新界及其周围的200多个岛屿。
2.香港与祖国内地的________密切,祖国内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而香港拥有________、________,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3.澳门地处________、________西侧,北与广东省珠海市接壤,东与________隔海相望。
4.澳门的现代工业是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目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建筑地产业是澳门经济的四大支柱。
5.________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二、达标检测
1.根据地图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
2.简单分析一下澳门的四大经济支柱。
3.分析香港与澳门的地理位置的优势。
4.说说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特征。
5.从本课中你能学到什么?试着总结一下。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
2.知道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
【学习重难点】
1.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2.西双版纳的经济结构。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西双版纳的傣族自治州位于________南部,面积约________。主要生活的少数民族有十多个,首府________。
2.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处________,北部有________作屏障,挡住了冬季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吹拂,夏季受________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吹拂,气候湿润,冬天无寒潮大风,夏季无台风。
3.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漫山遍野生长着茂密的热带森林。高等植物种类达________余种,约占全国植物种类的________。
4.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使西双版纳享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美誉,是我国版图上晶莹透亮的________。
5.西双版纳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位置,先后建成了________、________、野象谷等一大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开辟了多条州内、边境旅游的精品线路。
二、达标检测
1.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却呈下滑趋势,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2.面对近年末西双版纳旅游业下滑趋势,人们该怎么办呢?
3.你的家乡有哪些旅游资源?对家乡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4.从西双版纳的发展,你能看出什么契机?
5.从本节你学习到什么?给你什么启发?
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河西走廊的位置及其在交通上的重要意义。
2.说出影响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学习重难点】
1.河西走廊在交通上的重要意义及自然环境特征。
2.河西走廊地区的灌溉水源与绿洲、人口、城市的分布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河西走廊位于________境内,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南北介于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长达1000多千米,是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地带,因其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
2.河西走廊地区属于________气候,________,许多地方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地表以荒漠和________为主。
3.河西走廊________历史悠久,是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________之一。
4.河西走廊面积约________,绿洲仅占总面积的________,其余为________、________等难以利用的土地。
5.河西走廊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当风起,把大量的粉砂吹到空中,形成扬沙或沙尘暴天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二、达标检测
1.说明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城市分布与绿洲分布有什么联系?
3.农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4.绿洲上主要种植哪些农作物?
5.脆弱的生态环境应如何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