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地方》
教学目的:
1、学习演唱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2、通过发声训练,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
3、通过发声训练,适当扩展音域,要求做到声区基本统一,发声连贯、流畅、圆润。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在那遥远的地方》,体验歌曲的情绪。
2、融入自身的思想感情表达青年男女缠绵的爱恋之情。
教学方法:
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教具: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容。
二、发声训练。
1、哼鸣训练:
2/4 5 4│3 2│1-‖
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通过u母音的训练使歌唱者具备放松稳定的喉头和口腔的开度,以获得声音的高位置。
(1)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
(2)嘴唇微闭,舌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
(3)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之间感到明显振动,从鼻翼两侧到达眉心。
(4)不论音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
(5)u母音练习,注意喉咙的开度和位置以及中支点的保持。
2、U母音带其它母音训练:
2/4 56 56│54 32│1 -‖ Lu lo lu lo lu
2/4 12 34│54 32│1 -‖ ma me mi mo mu
目的与要求:练习母音的准确与统一,做到气息支持、喉咙状态、声音位置稳定不变。在积极的歌唱状态下,将母音轻轻地叹在气息支持上发出,选择最顺畅、容易的母音开始,再逐个带唱出其它较难唱好的母音。
3、连音训练:
2/4 12 34│54 32│1 -‖ ma
2/4 1234 5│5432 1│1234 5432│1 -‖ ma
2/4 13 35│5i i5│53 31│1 -‖ mi ma mi ma mi ma mi
目的与要求:练习气息的支持力,呼吸和发声的配合;声音力度要小,一口气唱完。训练优美连贯的歌唱状,防止声音和状态的僵硬和直白。
三、歌曲学习《在那遥远的地方》。
歌曲简介:
这首歌曲又名《草原情歌》,作于1930.当时,作者在甘肃河西一带,遇上了来自新疆的一支哈萨克斯坦部落,从民间歌手处学会了曲调不同的“哈依路亚”,采用其中《哈依路亚——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的素材编写了这首歌曲。由于作者蒙受“历史不清”之冤,歌曲长期作为一首民歌流传国内外。
歌词共四段,生动、简洁,优美动人,前两段赞美姑娘的美丽容貌,后两段表达出青年对姑娘的真诚爱情,这种痴情信誓,散发着浪漫幽默的情趣。旋律优美抒情,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结构是上下句单乐段分节歌形式。演唱者要体会歌曲特有的幽婉,恬淡、柔情、缠绵的艺术魅力,随歌词的变化,意境的延展,在气息、咬字、力度上,做相应的艺术处理,才能唱的动人心弦,感人肺腑。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进行本课小结,对学生的演唱做出评价,指出优缺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好的完成作品。
五、作业:
理解掌握歌曲的特点和演唱风格,体会如何更好地表现歌者内心感情的变化,准确地把握歌曲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