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 5.1快乐的铁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上 5.1快乐的铁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29 22:1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第七册《快乐的铁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快乐的铁匠》原名《咏叹调与变奏》,是德国音乐家亨德尔所作《古钢琴组曲》最后一首《变奏曲》填词而成。后人改名为《快乐的铁匠》。歌曲由两段组成,歌曲旋律质朴简练,节奏平稳舒缓,使人联想起打铁匠打铁丁丁当当的情景,全曲洋溢着人们辛勤劳动时快乐的心情。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巴洛克音乐代表亨德尔的音乐,了解音乐大师亨德尔生平,初步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扩展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
(二)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会演唱《快乐的铁匠》, 能用快乐的情绪表达歌曲音乐形象。
(三)过程与方法:采用聆听、演唱、体验等方法,让学生主动进行相关的学习与探究活动。
三、教学重点:感知并表现歌曲中相同与不同的乐句。通过对音乐要素的分析,感受歌曲特点,掌握歌曲《快乐的铁匠》唱法。
四、教学难点:用准确的音准和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掌握十六分音符: 3517 7665 5435 及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前十六后八分音符:5 12 、27 1
五、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六、课时:第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节奏练习。
1、师: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看一看这是生活中的什么情景?(点击课件展示),他们是些什么人?正在干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扫地:刷刷刷 刷刷 刷刷刷刷
收割:咔嚓 咔嚓 咔嚓咔嚓
打铁:丁当 丁当 丁当丁当
2、让学生看图片并根据打铁的声音创编节奏,读出来。
3、节奏练习:
4/4(1) XX XX XXXX || (2) X XX XX XXXX || (3) XX XXXX XXXX XXXX ||
(三)新课: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哪位同学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4/4 ,轻快)? 2、出示课件,简介作者:亨德尔 (1685-1759), 著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伦敦附近的埃治威尔有一家铁匠店。有一天,音乐家走过店门前,看见一个愉快的铁匠,一面打铁,一面唱歌。铁锤打击铁砧的声音,和谐而匀称地伴随着歌声的节拍。音乐家顿时被这动人的歌声所打动,以致久久不能忘怀;回家后,他根据铁匠的歌唱的曲调,写了一首古钢琴变奏曲,取名《快乐的铁匠》。一生共创作了《阿尔西那》、《奥兰多》等四十六部歌剧,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弥赛亚》中的《哈里路亚》流传最为广泛。1759年病逝于伦敦。
3、再听歌曲: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铁匠们快乐的心情吧!提醒学生用“la”音跟唱。
4、教师放慢速度弹奏钢琴,学生随琴识谱、唱谱:提醒学生唱歌的姿势与发声方法。
5、引导学生找出觉得难唱的乐句,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如: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准确性。
6、学生跟随歌曲旋律的节奏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7、加入力度记号进行朗读。
8、歌曲处理:< >渐强减弱记号的练习。复习渐强渐弱记号,并在歌曲中运用,感受由弱到强、由强到弱的变化。? 9、师生合作,分句接龙练习,熟悉歌曲。
10、小组练习歌曲。评价。
(四)拓展:
1、分组进行展示:一、二组同学唱,三、四组用打击乐器伴奏(轮换)。
2、小组合作:请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歌曲。
3、师生评价。
(五)总结及渗透教育:在这首歌曲中我们感受到了18世纪初德国古老乡村的生活气息。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事物,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