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馆》教学设计
课题
《水族馆》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听赏《水族馆》,感受乐曲所描写的水底世界的奇妙幻境,激发学生勇于发现、探索海洋奥秘的情感,同时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想、看、画、奏、演等方法,启发学生积极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想象乐曲所描绘的五彩斑斓的水底世界。
3.知识与技能
能听辨乐曲中乐器的音色,感受乐曲中不同音色的乐器所描绘的不同意境,并用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了解乐曲的音乐结构。
教学重点
1.听辨乐器的音色,熟悉乐曲中的音乐主题,感受并采与律动表现音乐中所描绘的各种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乐曲中个别不明显声部乐器音色的听辨、分段赏析
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课选自花城出版社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第四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听赏乐曲《水族馆》,并用各种方式进行感受、表现,同时简单了解作曲家圣桑及其《动物狂欢节》组曲。乐曲《水族馆》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著名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七段小曲。乐曲采用小行板,曲调平稳柔和,表现出水底世界的奇幻和神秘。
在本节课中,学生除了学会用自已的心智去聆听音乐外,还要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学生的充分发挥想象力,描述自已对音乐的感受,并通过各种方式积极的表达,分享各自的快乐,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因此,本课教学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
教学策略
通过教师直观演示降低音色听辨难度
利用制谱软件展示乐谱,将音乐的进行直观形象化
利用图谱法辅助学生进行音乐分段,降低学习难度
利用各种视听资料创设具体情境,拓展学生想像力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系统、海底动植物道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一)、导入
谈话法导入,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乐曲所描叙的具体情境。说说为什么?
听音乐,根据音乐想象
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展开阶段
(二)感知学习
1.听一听 画一画
画出自已所想到的画面
2、看一看 辨一辨
引导学生构想音乐形象
3、找一找 哼一哼
引导学生复习各乐器音色,并示范(或请学生)长笛演奏
4、奏一奏 想一想
引导学生根音乐主题模仿演奏相应乐器
5、听一听 动一动
引导学生逐段赏析音乐,并表现音乐形像
6、想一想 说一说
以图谱法的形式引导学生为乐曲分段
7、听一听 演一演
引导学生跟着图谱做全曲律动
根据音乐想象音乐画面,并画出自已脑海里的画面
边听音乐边观赏海底世界的奇妙画面,听辨乐曲中出现了哪几种乐器的音色
看视频,找乐器,找出你熟悉的乐器
听音乐,模仿乐曲中出现的相应乐器的演奏姿势,思考乐曲分成几段
分段听赏音乐,并做出相应律动
主题a:鱼儿在上层水位上下跳跃游玩(长笛、弦乐、钢琴)
主题b:水草舞动(钢琴下行)
主题a’: 鱼儿在中层水位游玩
主题c:光线照耀海面,贝壳开合
尾声:各动植物慢慢停下动作,大海重归宁静
讨论你认为这首乐曲可分为几段?为什么?
再听全曲,根据图谱做相应音乐主题做相关律动
图画纸
海底景色图片PPT
音乐会演奏视频
制谱软件等多媒体软件
学习任务表
让学生感受音乐形象,培养学生想象力
让学生观看多彩的海洋世界,感受音乐形象,听辨各乐器音色
复习乐器音色,以实物乐器激发学生好奇心
熟悉相应族律
熟悉音乐形象,了解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
了解乐曲的音乐结构
通过体态律动再现音乐形象
拓展阶段
(三)综合表演
1.创设情景,配上道具、搭建造型分角色表演
2.作品与作者简介
戴上小道具根据音乐主题进行综合表演
了解作曲家圣桑,课后收集有关资料
海洋动植物道具
创设具体情境,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乐趣
结束阶段
1.采访式小结
2、课后作业:为乐曲配上小故事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