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能为歌曲设计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歌曲情绪,并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声与微笑》,要做到声音和谐,统一,要让学生们感受到友谊的美好。
2.通过创编小段舞蹈,发挥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学会以欢乐活泼的情绪,用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1.合唱时声部要和谐、统一。
掌握歌曲里面#5的正确演唱,以及高音的正确发音。
带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把此歌曲需要表达的情绪从歌声中表达出来。
三.教材分析
《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家喻户晓,是一首歌颂友谊的歌曲。歌词言简意赅,充满诗情画意,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情感。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这两个乐句均包含两个环节。其中两个第一乐句的旋律乃是严格的重复,而第二乐句则是变化重复:即居委由所变化,这部分旋律采用自然小调写成,亲切而甜美。在两个乐句的第一小节中,使用的下滑音作装饰的八度大跳,它与歌词语言的音调十分贴切,因而增强了口语化的色彩,唱起来很容易上口。
第二乐段为二声部合唱,音区向上移动,写法与第一乐段相同,只是改用了和声小调式,并较多地使用了同音重复。一方面是为了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另一方面是为了把情绪推向高潮。特别是两个声部间,基本上都使用了三度、四度、五度、和声,音程彼此配合,形成了一种丰和谐的和声效果。因此,这个乐段具有热情洋溢,充满希望的艺术表现特点。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
五.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歌声与微笑》经典视频。
②老师问:“这是198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些孩子们表演的这首歌曲,它能登上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就说明这首歌曲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同学们,你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学生:“这首歌曲让我感到很快乐,很开心,不由自主的就跟着笑起来。”
老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就带着这种快乐和微笑来学习今天的歌曲。”
㈡《歌声与微笑》歌曲学习
①聆听歌曲《歌声与微笑》
老师提问:“这首歌曲应该带着怎样的情绪演唱呢?”
学生答:“用轻松活泼,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
老师:“回答的很好,那么听完了这首愉快的歌曲,你知道这首歌的表现内容是什么吗?”
学生答:歌中唱了“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春花”。这首歌曲分为两个乐段。
老师:是的,从这首歌中,我们感受到了动听的歌声和温馨的微笑所架起的友谊桥梁。好,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这篇友谊之歌——《歌声与微笑》。
②让同学们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歌声与微笑》的曲谱,让同学们熟悉曲谱和旋律。
③歌曲重难点:把八度音跳跃的地方、附点音符和变化音#5这些较难的旋律和节奏型单独列出来让同学们进行练习。让同学们能够理解、正确地演唱。
④用电子琴带着学生们唱简谱,老师唱一遍,学生跟唱一遍。
⑤师:同学们,谱子我们已经会了,那么开始填词了,填词之前,同学们齐声大声朗读一遍歌词。
⑥老师放慢速度弹琴演唱简谱,同学们跟着慢慢的旋律开始填词,填词时要注意难点的节奏和旋律的正确演唱。老师强调唱到高音的时候要点发声的方法,用点气息。
㈢让同学们一起跟着伴奏唱《歌声与微笑》。
老师:“你们会跳这个舞蹈吗?”
学生:“ 会!”
老师:“好!那我们一起跟着旋律一起跳舞。”
(一起跳舞....)
老师:同学们,我们班有没有同学想上来给大家表演这个舞蹈?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老师我表演过! (请四个同学)
然后老师带着三个同学在上面跳舞蹈,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跳舞。
六.课堂小结:
是啊,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少不了歌声,也少不了微笑,你给别人一个微笑,别人也会给你一个微笑,希望同学们能够开心的生活,快乐的学习,愿欢快的歌声永远伴随同学们身边。这节课就到这里,我们下节课再见!
七.教学反思:
从课堂反馈的结果看,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的情感教学的教学目标也基本实现了,同时课堂教学调动了不同特性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情绪高涨。但这节课也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有待提高和改正,教学设计和时间安排不够得当,由于各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表现时间活动没有固定模式,因此本人感到驾驭整节课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