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
课型:唱歌课?一、教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二、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三、教学重点、难点:?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2、附点节奏的演唱?
四、教学过程:?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唱歌吗?好,那我们来复习你们学过的一首歌曲《画》。
师: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有什么特别?(它的歌词有什么特别?)
生:它的歌词是一首古诗
师:回答得真棒!这是一首用古诗新唱的歌曲,用现代音乐来表现古诗的方式叫做古诗新唱(出示课件)
2、新授
师:老师带来一首另一首古诗,同学们欣赏一下(播放朗诵)
同学们,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生:孟浩然,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春晓)
师:我们也来朗诵一下,好吗?(同学们朗诵得真好)(掌声鼓励)
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老师给这首古诗配上了欢快的旋律,变成了一首古诗新唱的歌曲《春晓》,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边欣赏边想象歌曲给你带来的画面(播放范唱+图片)(板书:春晓1=6.)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生:春天的画面,春天的景象……
大家喜欢春天吗?喜欢春天的什么景象啊?
生:小鸟、风、雨……万物复苏、一派春的景象,又好像有春雨沙沙的声音。
(1)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鸟是这样啼叫的(出示课件)
① × ×·× × ○ ︱× ×·× × ○
②春风是这样刮的
× ×·× ×·× ︱×―――
③春雨是这样唱的
× ×·× ×—∣×× ×× ×·×
④春花是这样清唱的
× × × × ×∣×―――
(分句读后,用手拍打,再各组连起来,提问个别同学)
同学们把鸟、春风、春雨、春花的声音连起来念一下,并拍打节奏。
(2)我们用春风、春雨连成这样的合奏曲(出示第一声部)(课件播放)
我们先来填唱旋律(师一句、生一句)
(3)完整聆听范唱,一起学习这首动听的旋律(字歌谱)
①同学们边聆听,边找出歌谱中的难点,打开课本P49(播放范唱)
②大家有没有发现第一句旋律出现了变化音?这是一个前倚音
③(出示课件)大家听听,第一句是这样的(师弹奏)第二句又是这样(师弹奏)
师:哪一句比较动听啊?
师:那同学们觉得加上变化音后有什么变化?
④试试加上变化音后的效果,一起学唱旋律(师示范一句,生跟唱一句)
⑤生从头来一遍
(4)带着春的气息有感情朗读歌词(拍出强弱规律)这首曲子是什么拍子?拍
师:拍是什么强弱规律?
生:强弱、次强、弱
(5)跟着范唱学唱歌词(生试唱)
师带唱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
请同学们自己从头连起来唱一遍,并加上强弱规律(播放范唱)
(6)男女生分组合唱
(7)这是一首合唱曲目: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构成的曲目,叫做合唱(合唱)
①当范唱出现第二声部,同学们来完成第一声部,反过来也如此。
②学习第二声部(播放课件)先唱旋律(师一句、生一句),再用“啦”演唱(反复)
③范唱第二声部,大家唱第一声部,加油(播放第二声部)
④范唱第一声部,大家唱第二声部,加油(播放第一声部)
(8)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一组唱一声部,另一组唱二声部,其他同学用你们喜欢的形式为歌曲伴奏(弹舌、拍肩膀、跺脚、用笔、手敲拍子)(播放范唱)
大家唱得不错,虽然二声部音准把握得不是很好,但大家敢于尝试,敢于创新,设计出自己喜欢的伴奏型,值得表扬,用最热烈地掌声表扬自己。
4、同学们真棒,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刚才,我们把谷建芬老师的《春晓》唱得如此的欢快、活泼,同样是《春晓》,我们也可以把它唱得优美和抒情,相同的歌词,不同的旋律,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意境,充分展示了音乐的魅力,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边欣赏音乐边拿出手中准备的图画,动手描绘出你心中的春天。(四人小组合作)
小结;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珍惜这春天美好的时光,努力学习,开创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