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1课 走进奇妙的信息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南方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1课 走进奇妙的信息生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南方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12-29 21:3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走进奇妙的信息生活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初中阶段信息技术的第一课,涉及信息、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等,概念性的知识较多,对学生而言信息量比较大,关于信息的特征和信息技术的两面性等知识点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了信息技术课程,对生活中的信息和信息技术也有所了解,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把经验转化为结构化知识。初一,汇集了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不一样,同时信息素养的发展水平也会有较大差别。
  教法建议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建议收集视频、图片和案例素材,制作演示文稿,带领学生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采用讨论、呈现、总结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身边的信息技术,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了解课程的定位,为学好信息技术打好思想基础;
2.通过七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列举,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认识其发展的必然性,以及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影响;
3.通过观看《微软未来教育愿景》短片,了解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新奇感,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2.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3.信息的两面性。
  教学准备 
  机房、多媒体课件及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感知和认识信息
1.教师陈述:跨入初中生活,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奇妙的信息生活。
2.教师提问:生活中,你接触过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
事例列举
感知的信息
信息载体
信息的作用
4.文字呈现:信息的概念。
5.图文呈现并讲解信息的特征。
学生思考,并陈述自己的观点。
利用头脑风暴,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表达。
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1.教师提问: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信息技术?
学生回答
2.思维导图呈现:信息技术的用途。
3.文字呈现:信息技术的概念。
4.图文呈现:信息技术发展的典型事例。
5.表格呈现: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6.憧憬未来生活
·观看《微软未来教育愿景2015》
·解析影片情节
·罗列影片中出现的信息技术
全息眼镜、大数据分析、远程教学、3D打印、电子手绘、数据分析、互动电子书、终端移动分享、即时通信、电子墨水、云存储、跨平台分享、智能可穿戴设备、手势操控、身份认证、数据通信、数字化笔记、物联网智能家具、大屏通信、数字化学习、虚拟仿真实验、全息投影、教学互动、三维投影、体感互动、水下机器人。
学生思考并陈述自己了解的信息技术。
学生观看视频。
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表达。
观看影片,憧憬信息技术带来的美好生活。
分享信息技术应用经验
教师提问:信息技术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利,请分享你在实际生活中成功使用信息技术的体验经历。
学生思考,并陈述自己的观点。
鼓励学生陈述自己的成功经验,增加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拓展任务
布置拓展任务,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请列举信息技术所产生的正面、负面的事例。
学生课后思考成文。
总结
结课: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等,课后请大家完成老师布置的拓展任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