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在了解和学习了信息与信息技术,制作完成《信息技术学习手册》的基础上,汇报学习成果,内容涉及PowerPoint软件的应用,要求学生具备规划演示文稿和运用幻灯片母版快速完成演示文稿制作的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掌握了一些PowerPoint软件使用的技巧,本节课要求学生运用图形、图片、幻灯片母版、SmartArt等综合完成一个汇报演示文稿,对学生的规划设计和信息加工能力有一定要求。
教法建议
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层次,建议采用小组合作和微视频辅助等方式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了解演示文稿的常用制作工具;
2.通过阅读范例和亲身练习掌握演示文稿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通过演示文稿的制作掌握快速制作演示文稿的方法和技巧;
4.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提升设计水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演示文稿的规划;
2.演示文稿的制作。
教学准备
机房、多媒体课件、微视频、操作文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了解演示文稿
1.欣赏演示文稿
图文呈现:演示文稿作品。
教师提问:你知道有哪些制作这些演示文稿的工具吗?
教师总结:
PowerPoint、WPS、Keynote等。
2.分析演示文稿的结构
教师提问:观看演示文稿,请说说演示文稿一般包含哪些部分?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封面、目录、内容页、封底,页面中加入超链接、切换特效和动画效果。
3.分析优秀演示文稿的特点
教师提问:从展示的作品中,你们可以归纳出一份优秀的演示文稿有哪些特点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板书):
目标明确,逻辑清晰,风格统一,布局均衡。
学生观看作品,并回答老师问题。
师生互动,了解演示文稿的常用制作工具和组成。
制作演示文稿
1.布置任务
根据《信息技术学习手册》的内容和前几节课收集的素材,制作汇报演示文稿。
2.准备资源:给学生准备幻灯片母版设计、SmartArt操作、界面设计的学习辅助微视频和操作文档等。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
4.教师随堂巡视,个别指导学生,解决学生的疑惑。
学生在微视频、操作文档等资源的辅助下自主完成作品制作。
培养学生规划时间、分配任务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拓展任务
拓展任务:完成演示文稿后,组织一次汇报展示活动,推选一位组员上台演示、讲解本组作品。
学生上台演示、讲解本组作品。
培养学生的信息表达能力。
结课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演示文稿的制作工具、结构及特点,并学习了快速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通过实践完成了作品的制作,课后请大家搜索一些优秀的演示文稿范例,模仿完成,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
总结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