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初识计算机结构
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对于学好信息技术以及处理简单的计算机故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节课从观察计算机组成到动手连接计算机外设、探秘主机内部结构,从而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再结合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让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分类与总结,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计算机工作原理。
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信息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有了初步了解,但对于计算机是如何根据人类指令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还不了解。七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日益发展,但是仍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对待问题仍然处于直观和感性的阶段。本节课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主要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因此需要给学生一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
教法建议
本节课是计算机理论知识,一味进行讲解会显得枯燥无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计算机的组成,再让学生动手连接计算机外设。在打开主机箱,认识了计算机硬件后,可以让学生使用flash动画虚拟组装计算机。在讲解计算机原理时,不需要讲得太深奥,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进行硬件信息的总结。
1.提前准备好需要连接的计算机外设。
2.准备好虚拟装机动画。
3.制作好硬件信息表,并下发。
4.提前分组,善于运用分组协作教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算机外设,并能连接计算机外设。
2.知道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与各自的功能。
3.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由外到内,由观察到实践,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2.根据冯·诺依曼结构,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分类与说明,进一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以及学生的探索学习、相互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与功能、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机房、多媒体课件及资源。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信息在计算机内部是采用二进制进行存储的,那计算机是如何依据人类的命令,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呢?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计算机各个硬件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呢?
认真思考。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连接计算机外设
【认识计算机外设】
请同学们观察计算机,看看它由哪些部件组成。
学生回答:除主机外,还包含显示器、键盘、鼠标、音响、耳麦等。
【连接计算机外设】
认识计算机主机箱上的接口。
请同学演示计算机各个外部设备的连接。
计算机硬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理部件。
认真思考。
举手回答。
观察其他学生操作。
引导学生先从外观上观察计算机,并得出计算机硬件的概念。
揭开主机的神秘面纱
除了这些外部设备,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更多的是靠主机箱内的其他硬件,现在让我们打开主机箱,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重要的部件。
【计算机主机的内部结构】
CPU、电源、光驱、硬盘、内存条、显卡、主板等。
介绍各自的功能。
注意:现在的计算机主板一般都集成了声卡和网卡,所以在购买一般家用和办公计算机时,不需要再单独购买声卡和网卡。
认真听讲与思考。
认真听讲与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动手完成虚拟装机。
从外观上的观察过渡到内部结构的探秘。
思考并回答:固态硬盘、机械硬盘、混合硬盘各有什么特点?
动手实践: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
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计算机工作的基本过程:
认真听讲,小组合作完成所给任务。
根据冯·诺依曼结构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理解硬件的功能与分类。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总结,完成如下表格:
各小组选代表展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巩固与练习
完成“体验与建构”中的任务,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完成“实践与探究”中的任务,并阅读“阅览室”的材料。
自主探究完成。
学会查看计算机硬件参数 并且了解计算机性能的指标。
分享与总结
你知道除了计算机还有哪些常见的数字化设备吗?请你分别说一说它们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与交流。
交流与讨论。。
拓展知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