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七上地理 4.4气候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七上地理 4.4气候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30 14:4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 气候
【课前准备】
1.准备教具:iPad、完成“谷歌地球”软件的下载、导学案等
2.完成分组:对学生进行分组,个人得分计入小组得分,最后获胜小组当天免去一项地理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比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并能用合适的语言描述“天气”与“气候”;
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差异并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通过阅读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逐步锻炼归纳气候特征的能力;
能通过事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能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列表梳理认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的区别;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掌握学习方法;
通过iPad、谷歌地球APP、网络搜索等多种渠道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全球气候现状,激发环境保护意识;
用事例说明气候对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图示导学、对比归纳等
【教学用具】
多媒体、IPD、谷歌地球应用软件、网络搜索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打开谷歌地球,映入眼帘的是我们辽阔的祖国,在美丽的渤海湾北岸有我们美丽的家乡营口,这里春花烂漫海鸥飞,红毯绿地映日红,晨雾弥漫秋色浓,踏雪而来奇景现,可谓四季入画!如此景观都得易于营口独特的气候。那么什么是气候?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节气候。(设计意图: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并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明确,逻辑清晰,训练学生地理思维。)
【投石问路】——天气与气候
过渡:什么是气候?天气与气候有何区别?来看活动一:咬文嚼字析区别,比比谁最快有结论。
活动一:咬文嚼字辨区别
任务: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风雨、冷热、阴晴等状况。据此,请将选项字母填入表格,认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时间长短
稳定性
举例说明
天气
气候
选项
A.短时间 B.稳定 C.长时间 D.多变 E. 海南岛终年炎热F. 营口市今天早晨有雾G.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H. 昆明四季如春
要求:先独立完成填空,然后组内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工具:导学案
预设:完全正确,这一环节你们是思维最敏捷的小组。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衔接所学知识,明确本节课重要概念——气候。)
小结:气候在长时间内较为稳定,天气短时间内多变。再来看这两位同学的描述是天气还是气候?(气候)他们在描述气候时用了那些词汇?(终年、夏季、炎热、温和、寒冷、多雨、湿润、干燥)你们真细心,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描述时间可以用全年或者夏季、冬季;描述气温可以选择炎热、温和、寒冷;描述降水可以用多雨、湿润或者干燥。
过渡: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气候的两大要素,他们在不同地区的时间分布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石激浪起】——气候类型名称、分布与特征
活动二:眼疾手快找气候
任务:小组合作找出世界上主要有11种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1.读图4.15,指图说出热带和寒带主要的气候类型。
2.读图4.16,指图说出温带主要的气候类型名称。
3.读图4.17,抢答说出各地区对应气候类型的名称。
补充:刚刚大家只找出了10种气候,还有一种特殊的气候是什么?(高原山地气候)
小结:完成表格,认识气候类型的分布:
分布地区
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地区
温带地区
寒带地区
特殊地区

过渡:其中温带气候,又可以按照大陆东岸、内陆和东岸进行细分。
分布地区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气候类型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说出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名称,认识其分布,并能总结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规律。)
过渡: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景观。下面请欣赏微课《世界主要气候景观》,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要了解这些景观的成因,我们还要认识这些景观所在地气候的特征。(设计意图:感受不同气候条件下独特的自然景观,一方面缓解阶段性的疲惫,另一方面为下面学习气候特征做铺垫。)
活动三:图示导学析特征
任务: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自学交流——读图4.17,依据图例,说出图4.18中各城市的气候类型名称。
问题驱动——从气温的高低、气温年变化、降水量的多少和季节分配等方面,分析下列两组气候的异同。
热带气候的异同,寒带气候特点、思考导致热带气候与寒带气候的差异的主要因素。
总结规律一: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要素。由低纬度到高纬度,有规律的分布着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

(2)中纬度大陆性气候与东岸季风气候、西岸海洋性气候的异同。(微课分析中纬度地区气候特点成因,认识影响因素——海陆因素。)
总结规律二:中纬度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存在海陆性质差异。
(3)展示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一山有四季的景观,感受地形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总结规律三:受地形因素影响,高海拔地区形成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小结:气候类型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活动四:色彩斑斓现深意
任务:拨动谷歌地球,你会发现两极地区是白色,热带地区有绿色和黄色区域,结合所学知识这些色彩差异与气候差异有没有关系?说说你的看法。(教师展示景观图片,白色表示冰雪覆盖区——气候寒冷,深绿色表示森林景观——高温多雨,浅绿色表示草原景观——气温高降水偏少,黄色表示沙漠景观——气候干燥。)
工具:iPad中的谷歌地球软件(设计意图:以谷歌地球软件为载体,学生兴趣浓郁;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气候对景观影响,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有效锻炼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过渡:气候不仅影响自然景观的形成,还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生活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们,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水落石出】——气候与生活
活动五:畅所欲言道生活
气候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视角不同结论,请你以下列提示为参考。阐述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参考信息:服装设计师、建筑设计师、美食家、旅行家、植物学家、生物学家、农民…..
过渡:气候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影响气候。其中最突出的当属“全球气候变暖”。
活动六:问道全球变暖
1.阅读“信息传递”——全球气候变暖,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2.点击“中国天气网”网站http://www.weather.com.cn/climate/,以网站的“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素材,感受全球气候变暖带给地球的伤害,并就应对措施献言献策。
小结:
气候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灾难面前人类无比渺小和脆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关闭电源开始,从绿色出行开始,力所能及之处贡献绵薄之力,相信滴水成海,跬步千里。
【以石载道】——智能升级
过渡:以上便是本节课知识点,你学会了多少?我们通过下面活动检测一下吧!
当堂检测:“打老虎”
课堂小结:不管是小老虎还是大老虎,只要你善于思考,勤于行动,一切拦路虎都是纸老虎!本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