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上化学 6.1燃烧与灭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上化学 6.1燃烧与灭火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30 14:4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燃烧与灭火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②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对乙炔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条件的探究,知道控制燃烧的
件就能达到促进燃烧和防火、灭火的目的。
④通过对氢气燃烧和爆炸的实验探究,了解爆炸的原理和防范爆炸的措施。
⑤掌握一些在大火中逃生的技能
1.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通过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如何防患火灾有自已的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②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 教学重点
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对火三角有清晰的认知。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2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教学方法
探究式
4教学用具
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
2、实验准备:
①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②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③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
3.学校中的灭火器
5教学过程
[录像]播放有关燃烧的镜头
据联合国 “ 世界火灾统计中心 ”(WFSC)近年来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约发生600万至700万起火灾,全球每年死于火灾中的约有65000至75000人
通过观看,大家对燃烧的利弊有什么认识 ?
[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当火灾发生时无处逃生的人们最希望什么?
及时灭火!
[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
[指出]氧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大气中也含有氧气,可不见得到处在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唯一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一、认识燃烧的条件
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
[讨论]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判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
[设问]有了可燃物和氧气,燃烧是不是就能发生?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燃烧吗?怎样才能使火柴点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讲解]我们把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演示]探究实验
[讨论]:
1、实验中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t]
2、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那些条件?
[归纳小结]
1、燃烧的定义
2、燃烧的条件.
a具有可燃物
b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c温度达到着火点
[思考]
1、如果不往煤炉里添煤,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2、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煤夹出来,煤能继续燃烧吗?
[过渡]燃烧的火会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也会带来灾难。那么如果发生了火灾,我们应该怎么灭火呢?可以根据所学的燃烧的原理进行思考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设问]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如何来灭火呢?
[演示]实验6-1
[小结]灭火的原理
[讨论]根据灭火的实例,分析灭火的原理。
[活动与探究]灭火器的原理。
[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灭火器
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你能对下列现象作出解释吗?由此你能总结出采取哪些方法能促进可燃物的完全燃烧?
1.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
2.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
3.用煤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锅炉中鼓入空气
4.家庭用的燃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
5.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不会发生燃烧,如果在纯氧中加热铁丝,它就会火星四射,剧烈燃烧
工人师傅通过改变乙炔和氧气进气阀门的大小,调节两种气体的比例,从而控制氧炔焰的温度。怎样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乙炔的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温度达到着火点以后,乙炔分子和氧气分子接触碰撞,就能发生燃烧。同一时刻、一定空间内,相互接触碰撞的分子越多,燃烧就越剧烈。?
当氧气的用量相对于乙炔不足时,乙炔就会发生不充分燃烧,生成炭黑(或一氧化碳)和水;当氧气足量时,就会发生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我们要认识到燃料的完全燃烧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的作用和意义。通过燃气灶中的通风口(空气的进口)和进气口(燃气的进口)的调节,可以控制燃烧情况。
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生活中的爆炸现象:
轮胎爆炸, 气球爆炸, 锅炉爆炸, 火药爆炸,汽油桶等燃料的爆炸,……
关于爆炸,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节日燃放的烟花爆竹、用于拆除旧建筑物的定向爆破、用于矿物开采的爆破等。
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现象:1.开始平静的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生成
而后发生爆炸
问题讨论:为什么刚开始时氢气在导管的尖嘴处能够安静燃烧,而片刻后瓶内的氢气就会发生爆炸呢?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
家庭里的天然气、煤气或液化气等发生泄漏时,可燃性气体在通风不良的厨
房等有限空间里,遇到明火发生燃烧,就有可能引起爆炸。在油库、化工厂、
煤矿的矿井等场所,空气中会含有较多的可燃性气体或其他可燃性微粒,一定要严禁烟火,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防止燃烧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爆炸的条件:①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②产生急速的燃烧③在有限的空间内④达到爆炸极限
板书设计
1.灭火的原理: (1)移走可燃物 (2)隔离空气(或氧气) 熄灭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2.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燃烧(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燃烧定义: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4.消防安全常识二、促进燃烧的方法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三、爆炸的发生可燃性气体或易燃物的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燃烧。
课堂作业
1.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A.发生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B.用CO2灭火器灭火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2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严禁烟火B.禁止使用手机C.架高顶棚加强通风D.降低燃料着火点
3.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5.假如有一天夜间,我们发现家中石油液化气泄漏,应该( )A.开灯查明泄漏原因 B.关闭液化气的气阀C.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D.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6.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