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2.合作探究用欧姆定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强化规范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欧姆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2.熟练利用欧姆定律,认真规范的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经过探究有两点重大发现
甲: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已: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观察发现:控制变量法应用
二、新授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了这一规律并把它总结到一起,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I=UR
观察特点:A.探究对象:电流 B.放置原因:前果后因
应用特性:A.统一性:单位 B.对应性:导体 C.扩展性:变形
甲、乙、丙三名学生表演:紧紧围绕观察特点、应用特性、欧姆定律内容。
(目的巩固上述三点内容,强化欧姆定律的认识)
补充:
1、公式R=U/I: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所以,我们不能认为电阻R跟电压U成正比,跟电流I成反比。
2、公式U=IR: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该导体电阻的乘积。
3、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电流为零,但导体电阻依然存在。
三、应用
1.画出电路图.
2.标已知量的符号、数值、未知量的符号.
3.用欧姆定律的基本公式和变形公式。
4、电压、电阻、电流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基本关系。
例:车床照明灯的电压是36V,它正常工作时灯丝的电阻是32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解题步骤:
(1)画电路图
(2)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3)求解I
I=?R=32Ω
U=36V
已知:U=36V R=32Ω
求:I
解:I=. U/R=36V/32Ω≈1.13A
答:车床照明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为1.13A。
四、使用条件:
纯电阻电路
纯电阻电路就是除电源外,只有电阻元件的电路,或有电感和电容元件,但它们对电路的影响可忽略.
五、课堂练习:
1.当加在某导体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5A,则这导体的电阻为______Ω;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1倍时,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_______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 Ω。
2.试根据欧姆定律,完成下列表格。
次序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
0.5
(2)
10
2
?
(3)
?
3
5
六、组织比赛
(南、北代表队竞赛形式展开。当场积分出结果。看哪队会赢)
七、作业布置:
如图所示电路,电压表V1的示数为8V,闭合开关S后,V2的示数为5V,若电阻R1的阻值为12Ω,求R2的阻值是多少?
八、教学反思:
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兴趣,两队比赛培养学生成功意识。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应用价值。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