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上生物 4.1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上生物 4.1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30 10:5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 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2. 能力目标:完成“探究阳光在植物生产中的作用”实验,学会设置对照,并尝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行“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的活动,尝试作出假设、制订探究计划、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形成保护绿色植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教学难点】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重要概念】
1、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
2、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3、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制造有机物和氧气、为人类提供许多可利用的资源。
【教学准备】
课件、银边天竺葵黑暗处理(盆栽天竺葵、黑纸片、酒精、碘液、烧杯、酒精灯、培养皿、三角架、石棉网、镊子、滴管、火柴、清水),部分遮光,放置于光下3—4小时;放置于光下的盆载青菜或萝卜;显微镜、叶片切片、茎的切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章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食物链不管多复杂,起点都是:绿色植物。我们所处的生物圈就如同一座庞大的金字塔。千姿百态的植物就是这座金字塔的基石,几乎所有的动物和微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将植物作为食物来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植物在支撑着生可是,我们不免会提出疑问:绿色植物自身的物质和能量从何而来?——光合作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来源:学科网ZXXK]
讲授新课
海尔蒙特
早在1642年,科学家就开始对光合作用进行研究,海尔蒙特把一棵2.3千克的柳树栽种在一个装满土的重达90千克的木桶中,这以后,只给柳树浇灌雨水。5年后,柳树长大了,重量增加了76.7千克,而土壤重量只减少了60克。
你们通过该实验结果,得到什么结论?
雨水是植物增加重量的原因。
实验在当时是很精彩,但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却不够全面。因为他只找到了光合作用的一个主要原料,之后的科学家继续探索。
普利斯特里的实验
1771年,普利斯科利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小鼠和蜡烛单独放置在玻璃罩内,发现蜡烛熄灭,小鼠牺牲,为什么?说明什么?但将小鼠和蜡烛分别与植物一起放置,发现小鼠和蜡烛一直保持活力四射,说明什么?
植物吸取天地之精华,除了呼出氧气究竟还产生了什么呢?[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
萨克斯的实验:绿色植物光照下产生淀粉
看书,讨论这样几个问题:1、实验主要分哪几步?
暗处理-遮光-光照-酒精脱色-漂洗-滴碘液
你会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1)实验前,为什么要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消耗淀粉
这就好像一个工人,如果不打工,只花销自己的积蓄,那么过一段时间后肯定会坐吃山空,绿色植物也是这样。如果把绿色植物放在没有光的环境中,它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一直进行呼吸作用将淀粉耗尽。
(2)为何要对一片完整的叶部分遮光?对照
(3)为何要将叶片浸没在酒精中?脱色。色素能溶于酒精
(4)为何要隔水加热而不能用火直接加热酒精?易燃
(5)酒精脱至什么程度,停止加热?黄白色
看视频。
完成演示实验
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来源:学科网]
得到结论:本实验得出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4、光合作用部位的实验(恩格尔曼)
得到结论:光合作用的部位:叶绿体
公式来表示: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光照
场所:叶绿体
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两个变化:一是物质转变,即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复杂的有机物;二是能量转变,即光能转变为储藏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
在自然条件下,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在这个过程中还放出氧气。科学家把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我们用了一节课时间了解了什么叫光合作用,可是,科学家研究光合作花了200多年的时间。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合理密植
总结复习。
作业:《同步练习》
【板书】
4.1 植物的光合作用
1、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2、条件:光照
3、场所:叶绿体
4、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5、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6、实质(两个变化)一是物质转变,即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复杂的有机物;
二是能量转变,即光能转变为储藏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