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说课课件 -2.3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科版(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说课课件 -2.3 液体的热胀冷缩|教科版(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30 13:2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微说课
说教材
1
2

说学情
说拓展与教学反思
说 课 流 程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实验过程
说拓展反思

  这节课承接了前一节课《给冷水加热》的内容,对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进行研究,同时本课结论的得出又为后面《空气的热胀冷缩》做好铺垫,因此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明白液体的热胀冷缩,而且使他们通过观察水的热胀冷缩现象,体验到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和观察方法的重要性。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 , 通过两年多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应的提高,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说实验过程
说拓展反思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实验过程
说拓展反思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能根据实验效果修改探究方法的初步能力。
2、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方法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意识到要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明白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说教材
说学情
说重难点
  设计观察水热胀冷缩的实验。小组实验时,学生之间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真真正正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不是“验证”新知的过程。
教学难点
关键点
  观察及描述水的热胀冷缩现象,经历对水等多种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重点
说实验过程
说拓展反思
说教材
说学情
说重难点
说实验过程
说拓展反思
创新之处: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能根据实验效果修改实验装置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与学法
讨论法
分析总结
分组实验
小组讨论
突破重难点
观察学习
说实验过程
说拓展反思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活动反思
2.讨论设计水的热胀冷缩实验
1.导入新课
3.教师演示实验,小组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4.分组实验,讨论填写实验报告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实验教学过程
说拓展与反思
5.课堂延伸,拓展
6.教师寄语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活动反思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这些瓶子里的液体都不装满?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活动反思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活动反思
2.学生讨论设计水的热胀冷缩实验方案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活动反思
科学研究记录表(一)
第 小组
材料超市: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小玻璃瓶、塑料吸管、橡皮塞、红墨水等。
实验方案:(用简要的文字或图画记录)
1、
2、
3、
4、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活动反思
3.教师演示实验,小组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活动反思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活动反思
4.其他液体也会热胀冷缩吗?
根据给出材料分组实验,讨论填写记录表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拓展与反思
科学研究记录表(一)
第 小组
选择的材料(在所选材料后面打“√”) 在热水中的发现
(可用符号↑↓表示) 在冷水中的发现
(可用符号↑↓表示)
可乐
牛奶
酱油
绿茶
食用油

我们的结论:
比较实验后的新发现: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拓展
与反思
5.课堂延伸,课外拓展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一、玻璃管液体温度
计液柱的变化
二、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这些瓶子里的液体都不装满?
三、在体育课上,有两个同学要打乒乓球,但他们不小心 把唯一的一个乒乓球压瘪了,因此打不了乒乓球,所以他们感到很沮丧。同学们,你有办法帮帮他们吗?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活动反思
6.说板书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活动反思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活动反思
7.说教学反思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活动反思
得意之处:1.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在做液体热胀实验时在水槽中加热水、液体冷缩实验时在烧瓶中加热水修改实验装置,使实验现象明显迅速,。
2.实验器材都是让学生课前寻找日常生活中的材料,例如饮料瓶,吸管,橡皮泥等,让学生更深刻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不足之处:对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评价不够,对学生每一个实验方案没有详细提出优缺点。作为一名教师,表扬学生的同时,也能指出学生的欠佳之处,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才能让学生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