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3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1.3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30 13:2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 ?通过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昆虫相关的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昆虫的多样性”视频引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一下就会集中到“昆虫”的话题上来了,教师再顺势抛出蝴蝶是毛毛虫变来的,进而引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
师:同学们,寒冷的冬天很快就会过去,随着春天的到来,植物将会逐渐吐露新绿,进而就会开出鲜艳的花朵。随着温度的上升,许多动物的活动会越来越频繁,谁能说说你发现哪些动物的活动明显增多了?
生1:很快就可以看到燕子了。
生2:还能看到苍蝇。
生3:还有蝴蝶。
生4:会有各种各样的虫子。
师:我发现这四位同学所说的动物中有三位同学提到了苍蝇、蝴蝶和“虫子”,苍蝇和蝴蝶属于那个类群呢?
生1:节肢动物。
生2:昆虫。
师:同学们说的都对,苍蝇和蝴蝶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纲。在冬季很少见到苍蝇、蚊子等昆虫,而到了春夏季节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昆虫,那么这些昆虫是从哪来的呢?
生:苍蝇是蛆变来的。
师:那么蛆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来了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多媒体显示毛毛虫和蝴蝶的图片)
师:美丽的蝴蝶竟然是有很丑的毛毛虫变来的!毛毛虫是怎样来的?又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
生:七嘴八舌的说。
师:家蚕的发育方式与蝴蝶相似,我们就先来学习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学习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层层递进,既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又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环节二:探究新知,分析归纳
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交流我国古老的“养蚕缫丝”技术,了解我国的“丝绸之路”,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表格、并请学生把家蚕的一生发育的顺序用图和箭头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引出完全变态的概念。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Ⅶ-3,谁能说出为什么课本要选择家蚕作为代表动物来学习呢?
生1:家蚕是人类很早就驯养的昆虫,而且还能为人类提供蚕丝。
生2:家蚕的蚕丝可以用来制作丝织品。
生3:在古代,丝绸曾经出口到了欧洲!
生4:中国的丝绸制品现在还倍受世人瞩目。
师:同学们都说得不错,据史料记载,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开始饲养家蚕,并用蚕丝加工成了美丽的丝绸。大家都知道在汉朝就有了从我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数百年来,中国的丝绸沿着漫漫丝路送到了欧洲,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正是因为家蚕特殊的身份,我们的教材特别选取了家蚕作为代表动物,供我们学习。
[观察与思考]
师:请同学们观察第9页的图,思考以下问题:
1、家蚕生殖发育的顺序图应该如何排列呢?
2、家蚕是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3、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哪四个时期?
生:按照教师出示的讨论提纲分组讨论。
师:引导学生交流并归纳形成知识点。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做一个工作,分组讨论完成课本第10页的表格。
师:现在我们了解了家蚕的一生经历了四个时期。同学们请看课本第10页的讨论题3,想一想李商隐的诗句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该如何修改?(在学生略作思考后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甲:蚕吐丝后并没有死去,而是结茧化蛹了。可以改成“春蚕结茧丝方尽”。
乙:也可以改成“春蚕化蛹丝方尽”。
师:同学们非常聪明,虽然诗人在做诗时没有注意科学性,但是其诗句还是为我们带来了美感。原来家蚕还可以为艺术创作提供素材和灵感呢!
师:通过对比家蚕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你有何发现?
生:家蚕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很大!
师:对,像家蚕这样,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 (观看视频:家蚕的一生)
师:还有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一样,经过四个时期?
生1:苍蝇、蚊子。
生2:还有蜜蜂。
生3:还有螳螂!
师:他们的回答中有没有不对的?
生:螳螂的一生好像不经过蛹的时期。
师:太对啦!螳螂的一生没有蛹期!
生:蝗虫和蟋蟀的一生也没有蛹期。
师:刚刚同学们说的都对,实际上昆虫的发育有两种方式。像家蚕一样,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而发育过程中不经过蛹期的过程就称为不完全变态。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0页蝗虫的发育过程。
二、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学生看书交流有关蝗虫的生殖与发育的资料,并对比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异同点,并能列举出相关的实例。
(学生自学蝗虫的发育历程)
师:同学们看过课本了,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蝗虫的跳蝻和成虫有何区别?
生:跳蝻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没有翅,只有翅芽,能跳跃,不能飞。
师:我们把跳蝻叫做蝗虫的“若虫”,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叫呢?
生:跳蝻和成虫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比较相似。
师:非常正确!“若”本身就有“如”和“好像”意思,而蝗虫的幼虫和成虫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生殖器官是否发育成熟和是否有翅以及身体的大小上,所以称跳蝻为若虫。像蝗虫这样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像同学们说的蟋蟀和螳螂的发育过程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好,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蝴蝶的发育,毛毛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这属于哪种发育过程?判断依据是什么?
生: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有蛹期!
环节三:课堂小结,交流感想
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的不错!我们今天学习了有关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知识,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生: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知道了什么是变态发育,明确了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
师:总结的不错。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类群,也是动物界最为兴盛的类群,同时还是与人类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一个类群,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学以致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练习2。同学们来讨论一下,应该如何解释图上的过程?(学生简短讨论后请一名同学回答。)
生:这是蝉蜕皮的过程。蝉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长大,当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时,蝉就要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
师:说的很好,同学们是否知道这是蝉在发育过程中的第几次蜕皮?
生:应该是最后一次蜕皮。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蝉的幼虫蜕皮之后变成了成虫。
师:回答的太好了!我再问大家,蝉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还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学生的意见发生分歧)
师:同学们要注意,辨别一种昆虫是哪一种发育发式,关键要看什么?
生:发育过程中是否有蛹期!
师:对啊,那么蝉的发育究竟是哪种类型呢?
生:不完全变态发育!
师:正确!我们要注意,在应用知识时不要想当然的用,而要有根据的用。我们再来看第3题。结合图片想一想赤眼蜂在生物防治上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生:赤眼蜂将卵产在一些害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卵孵化后,就在这些害虫的卵内生长发育,使害虫的卵不能发育,就可以起到消灭害虫的作用了。
师:这位同学描述的很准确,赤眼蜂可以将卵产在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害虫的卵内,其幼虫灾害虫卵内生长发育,使害虫的卵不能发育,从而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这种防治害虫的手段有何优点呢?
生:减少农药污染!
师:正是如此,这也是生物防治的一大优点。除了赤眼蜂,还有不少昆虫可以应用在生物防治上。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过程,而且还会发现,小小的昆虫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实在是太紧密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究:为什么家中的蟑螂难以消灭?为什么大旱之年会闹蝗灾?为什么苍蝇可以随意出入肮脏的地方而不生病?还有哪些昆虫可以用于生物防治?等等。
板书设计
第3节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1、 家蚕的生殖与发育
2、 蝗虫的生殖与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