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分糖果
一、教学目标
1. 结合“分糖果”的具体情境,探索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方法,感受有剩余的平均分及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学会用表格记录大数目的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大数目的平均分用表格取代画圈记录平均分的必要性,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
3.乐于动手参与分东西的数学活动,能与小组同学愉快地合作。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发展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
二、学情分析
对于“平均分”,学生有一定的经历和认识的基础,为了保证每个人所得的同样多,会采用一个一个地分发。但是,当任务量较大时要继续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实际操作,亲身经历、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与策略的多样化。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经验不足,需要教师的有效组织和引导。
所以教材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先讨论如何分,然后再动手实际分一分,观察笑笑与淘气所做的记录,明白清楚地记录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最后把自己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为:通过具体操作,感受大数目物品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与合理性。
教学难点为:如何将数目较多、不能一次分完的物体进行平均分,有余数的平均分。
四、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笑笑家买了许多糖果,她想邀请几位小朋友来家里吃糖果。可是在分糖果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你愿意帮助笑笑解决这些问题吗?(课件出示主题图)
活动2【讲授】(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获取信息,能够发现“有4个小朋友”和“50块糖果”。
2.提出问题
猜一猜,笑笑遇到什么难题了呢? 学生答:不知怎么分了
3.说一说,可以怎样分?
(1)说一说
大家猜对了!现在笑笑就是想把这50块糖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分呢?
前两节课我们学的都是把一些比较少的物品进行平均分,比如20块糖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很容易就能解决。可是,现在有50块糖果,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这个数目有点大、有点难,那我们该怎么分呢?先自己想一想
有想法了么?
和你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打算怎么分?
预计学生可能的回答有:
① 1块1块地分。
② 5块5块地分。
③ 10块10块地分。
④ 先拿出20块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再拿出20块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再把剩下的10块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还能剩下2块。
(2)分一分并记录
你们的方法还真不少,那现在请各个小组用你们想出的方法,用小棒代替糖果分一分,并把分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操作后,全班汇报,会出现多种不同的分法及结果的一致。要求学生边汇报边讲解分的过程和结果。
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 ??如果学生说的没条理,就出示汇报要求,引导他汇报清楚。如果说的挺好,也出示汇报要求,同学们也像他这样从三方面来汇报清楚,
分的结果是怎么知道的?
还剩下2根,怎么不分了?
老师总结:这两根不够每份1根了所以只好剩下了
(3)比一比
①发现问题
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法,帮笑笑解决了难题,把50块糖果平均分给了4个小朋友,笑笑可开心了!(指着这三幅图)你们都是用画图的方法记录的,方才画图用了好长时间,想一想有没有更简单、清楚的记录方法呢?
逐步引导学生说出表格。
教师出示空白记录表格。
谁知道这个表格怎么填写呢?学生说出第一行如何填即可。
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把刚才分糖果的过程用填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看哪组记录得又准确又快速!
②尝试用表格记录平均分
学生用表格做记录
这次我们借助表格来汇报一下你们组分糖果的过程。
你们组怎么记录得这么快呢?? 学生说出表格的好处
设计意图:为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有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让学生学习、尝试在表格上记录平均分的过程。
活动3【活动】(三)活动反思,提升认识
(三)活动反思,提升认识。
同样是把50块糖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组的分法各不相同,
比较几种分法,你觉得哪种分法最好?
理由呢?学生用自己话说出
教师总结:每次分的数越大,分的次数少,分的速度就越快。反过来呢?? ??
9大不大?为什么大家不一次分九9个呢?
教师总结:我们分的时候每次尽量多分一些,为了计算方便,我们通常选择整十数,这样计算的时候特别方便,会使我们分的又准确又快速。
?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平均分物品的速度快慢与每次分的数目多少之间的密切关系。
学生出现了四、五种不同分法,有多次分的,也有一次分完的,这都在老师的预料之中的。在有效的合作后,教师将不同的分法按分的次数的多少倒序呈现,让学生在交流中评价哪些分法更简便、更合理。这里重点请第一次每人分10根的小组说一说,体会10根10根地分,便于口算。而且分掉的多,剩下的少,利于后面继续分。
还可能出现一次分12根的方法,通过追问,学生发现原来也是先用10试,再次调整后每人分12根的。
活动4【活动】(四)拓展活动,体验感悟
(四)拓展活动,体验感悟。
下面我们就试着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下面的问题。
如果把61块糖平均分给你们小组(4人或3人)的同学,应该怎样分呢?各组组长带领组员动手分一分,并用表格法做记录。
设计意图:结合本组实际人数进行平均分的活动,贴近生活,激发兴趣,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组长带领组员把61块糖平均分给小组内的同学,并作好记录,之后进行汇报展示。
为什么你们组分的结果不一样呢?是不是分错了?
教师总结:分同样的东西,分的份数不同,每份分的结果也不同,份数多每份分的就少,份数少,每份分的就多。
活动5【练习】(五)放手实践,兴趣延伸。
(五)放手实践,兴趣延伸。
1.大家是不是都学会了把大数目平均分的方法呢?下面我们来独立解决下面的问题。
学校买来70本图书,要平均分给二年级的3个班,请你试着分一分,并把分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上。
找两名同学汇报。?
XX同学 分得又准又快,还有更快的分法吗?你怎么知道一次可分20呢?
师:想想看,如果我们分的不是70本,而是700本,怎么分能更快些呢?
分的时候可根据剩余情况做调整,这样可以分得更快
活动6【活动】(六)回顾整理,分享收获。
(六)回顾整理,分享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不但善于动手操作,又勤于动脑思考,一定有不少收获吧?谁来说一说?
1学会了大数目平均分
2平均分也可以有剩余
3记录分的过程可用表格
……
今天同学们通过实践操作学会了把较大数目平均分的方法,并学会了用表格记录过程和结果,希望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帮你解决更多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