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第40~41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回家路上》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内容教材第50-51页。这是一节练习课。教材通过“花园”这一情境,提供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图意,鼓励学生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再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先独立解答,在组织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想法。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可以进一步延伸。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习惯于形象思维,且具备一定的观察、操作能力,能从活动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设计思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供机会,主动参与——实际操作,深化理解——实践应用,形成本领——完善认识,体验成功。学生通过说一说,算一算,画一画,让学生亲自感悟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并借助乘法口诀求商。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能够结合情景,发现信息,提出解决问题,深化学生对除法运算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直观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感受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回顾、巩固本单元学过的2到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理解及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构建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这一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信息,提问选择信息,思考解决问题探究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
2、小兔安家的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
师: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都在地里忙着收获丰收的果实,苹果树上红彤彤的大苹果也在等着采摘,你愿意帮忙吗?(愿意)真好,咱们班同学都是乐于助人爱劳动的好孩子,只要你能算对苹果上算式的得数并说出算这个得数要用到的口诀就可以把这些好吃的大红苹果采摘下来,准备好了吗?
课件出示口算练习,指名生回答。
二、激趣引入,新课探讨
出示课件(响起铃声)
师:动物学校放学了,小动物们有序的走出学校准备回家去,看它们多高兴啊!咱们今天就在动物学校的动物们放学回家路上的情境中巩固2到5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回家路上)
1、看一看,说一说
请同学门仔细看图,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数学问题,试着自己列算式解决。
2、提出问题
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请独立思考。尝试提问。
(1)、动物们3只3只的一起走,3队共有几只动物?
(2)、树上有5只小鸟,树下左边有5只,右边也有5只,共有几只小鸟?
(3)、小路两旁各有6朵小花,一共有几朵小花?
(4)、小鱼3只一组,4组共有几只小鱼?
(5)、一条船可以坐4只小动物,4条船可以坐几只小动物?
(6)、学校教学楼一层有9扇窗户,3层共有几扇?
3、解决问题
先自己动手把算式写在课堂作业本上,在集体评价。
4、师:我有个问题也想请你们帮我解决一下。在这幅图中算式2×6=12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每组有两只猴子, 6组一共有12只猴子;桥上每队有6只狐狸,两队一共有12只狐狸)
师:生活中有没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用算式2×6=12解决呢?
三、练习巩固
1、师:大家都学得好认真啊,咱们玩个跳格子游戏,休息下吧
(课件出示数线图)这个图你能看懂吗?你是怎么知道下一次要跳到数字几的?
第二个数线先让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2、课件出示课本p41页练习题。
(1)请一名学生读题
(2)要求7辆索道车可以坐多少人其实就是求“7个2是多少” 2×7=14(人)×2=14(人)2+2+2+2+2+2+2=14(人)
3、生独立完成课本p41页第4题第一幅图后全班展示交流
4、第三题拓展:生列出算式后追问:为什么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复习了2到5的乘法口诀,并能利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你在生活中细心感受,看看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都可以用乘法来解决,如何解决,在家中跟爸爸妈妈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4×4=16(只)
答:一共有16只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