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
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作业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和动物乐园里快乐的小动物们一起来学习这节课。板书课题:快乐的动物。
二、自主探索,获得新知
1、观察图
(屏幕出示2只松鼠、3只小猴和6只小鸭图)
师:看谁来迎接咱们?它们站的太乱了,我们先来帮它们排排队吧!你发现了什么?(除了多少外,还有另外一种关系)
2、体会“倍”的意义
观察松鼠和小鸭的数量。
(利用课件演示小鸭的数量是松鼠的3倍。)可以列除法算式:6÷2=3
6是2的3倍,我们就说“小鸭的数量是松鼠的3倍”。
提问:刚才比较时,我们把谁看作1份?小鸭呢?如果小鸭的数量有这样的10份,那小鸭数是松鼠的几倍?20份呢?
加深对“倍”的认识
研究小猴和小鸭的数量关系。
揭示:小鸭的数量是小猴的(2)倍。
提问:为什么小鸭的数量一会是松鼠的3倍,一会是小猴的2倍呢?(小组讨论交流)
小结:倍数关系是两个数比较得来的,因为松鼠和小猴的数量不同,所以小鸭的数量一会是松鼠的3倍,一会是小猴的2倍。通常我们把数量较少的看作一份。
寻找倍数关系,拓宽思维
师:在动物乐园里,还有一些动物的数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一起来看看。
把书打开到70页,课前让同学们统计了这些动物数量,谁来汇报一下?
你能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找出来吗?
小组合作完成并汇报展示。
多种练习,巩固深化
师:动物乐园的小动物们觉得同学们很聪明,想邀请大家玩“智力大冲关”,想挑战吗?
第一关:圈一圈。练一练第1题。
第二关:画一画。练一练第2题。
第三关:摆一摆。
第一排拿3根小棒,第二排拿7根(师:有没有整倍数关系?)
想一想,怎样增加或减少任意一排小棒的数量,使它们有倍数关系。
四、总结评价,畅谈感受
今天我们和快乐的动物一起学习了数学知识,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倍。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老师觉得你们表现很好,想把掌声送给你们(4下),你们也把掌声送给自己和听课的老师吧!你们的掌声是老师掌声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