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教学设计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50-P5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培养学生看图收集信息、 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 。 教学过程 一、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美丽的花园图,请你仔细观察图,讲给大家听.【出示《花园》插图1】 二、玩中学 1、说一说. (1)请你仔细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说给你的同桌听. (2)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问题. 2、算一算. (1)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独立解答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同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意,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各种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3、教师小结. 观察一幅图时,我们要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题意,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三、学中做. 1、(1)圈一圈. ☆☆☆☆ ○○○○○○○○○○○○○○○○ ○的个数是☆的□倍. □○□=□ (2) 的个数是 的2倍,请你画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个 . □○□=□(个) 让学生先弄清题意,再动手圈一圈、画一画,并正确填写算式,然后互相交流想法. 2、估一估,量一量 红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约□厘米 黑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约□厘米 红绳的长度是黑绳的□. □○□=□ 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再量一量,然后填一填,找出答案. 3、数一数 学生先数一数,再说一说书中的问题.
组织交流时,注意学生的思路不同,只要正确的,都要加以鼓励. 3、说一说谁的只数是谁的几倍,并列出算式. 可以采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题比赛,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变换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体会理解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做中得. 实践活动: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