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30 07:5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运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过程,学会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已有知识对新知进行探索,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通过与同伴的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目标: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经历运用旧知学新知成功的体验,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处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问题。
教学难点:
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且需要连续进位的情况。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谈话法,练习法。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平时你们喜欢下棋吗?喜欢下哪些棋啊?
师:围棋下过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围棋?
(出示围棋的课件: 围棋盘+棋子)
2、解疑
(课件出示棋盘)
师解说: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各19道线交叉组成。
师:你能结合棋盘,用手势表示“纵横”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
3、提问
师:下过围棋的同学,你知道围棋的棋子下在什么地方吗?
生:围棋规定棋子必须放在这些纵横线的交叉点上。
师:老师把棋盘的交叉点都标好了,可以把它看成我们熟悉的点子图
(课件演示交叉点及棋子放在交叉点的位置。)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提问:棋盘上的交叉点一共有多少个呢?
师: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19×19)
4、揭题
师:观察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生答)对,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的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 ”(板书部分课题)
二、自主探究,弄清算理。
(一)先估再算。
师:你能先估算一下大概有多少了棋子吗?
①把一个19看做20,19×20=380
②把2各19都看作,20×20=400
师:你觉哪个估算结果离准确值更近一些,为什么?(比较)
师:你的分析这么透彻,而且声音夜这么响亮,老师真为你高兴。
(二)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师:想要知道准确数是多少,我们必须进行计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本子上算一算。
(学生独立思考,动笔演算,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组内交流,取长补短。
1、要求
师:同学们都有各自的算法,下面把你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让算法不同的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上板演。(算法多样化)。
(四)汇报交流,弄清算理。
1、笔算算理(有意最后说笔算)
(1)171是怎么得来的?(你的意思是说,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9,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你能这样说一说吗?同桌互说
能说说具体是怎么算的吗?这个“8”是怎么来的?当个位满几十了就向十位进几。
说说“8”的写法?(在十位的右下角,写小一点)
(2)这个是19吗?谁赶快来说说它为什么是190的理由?(用第二个因数十位的1去乘19得来的,积的末尾应该和十位对齐),同桌互说
(3)那第三部是算什么的?(把两次的积加起来)
(4)同桌互相说19 乘19是分哪几步计算的?
2、比较竖式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竖式和上节的竖式有什么不同吗?
(发现进位,并补充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3、比较沟通算理,获得体验
师:观察我们刚才用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跟竖式非常相似?
师:一种是用横式表达,一种是用竖式表达,但是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先算出9个19,再算出10个19,最后把两部分加起来。
师:这两种方法你觉得简便啊?(感受竖式的简便性)
师:同学们通过动脑思考,动笔计算,我们知道了围棋棋盘上共有361个交叉点。这个结果正是围棋棋诀第一句:
“棋之盘,方十九,三百六十一叉点”。(课件出示)
师:真没想到,一句流传千年的围棋棋诀尽帮助我们完善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这一数学新知识。当然,同学们运用旧知学新知,这也足以证明大家不凡的学习能力!
(五)、试一试
1、试一试(2次进位)
16×14 37×33
1、生独立计算,师巡视指导。
2、反馈评议,改错订正
师:你是分哪几步进行计算的?
注意:37×33竖式计算时:十位上3×7=21,十位上乘的进位怎么处理的?
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是这么做的?你觉得它与这种做法有什么不同?
你觉得百位上进的2写在这里合理吗?很容易在做加法时有计算了一次。
(A:记在心里;B:左手记下;C:记在前面乘积的那点……)
(六)小结探究两位数计算方法
师:两位数乘两位数,要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乘积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乘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积相加。特别提醒:乘的时候记住加上进位的数。
三、练习巩固,熟练技能。
(一)火眼金睛来改错
23×27 48×42
师,小马虎也做了两题,你能根据计算结果直接判断是否正确吗?
(当估算的方法不能一下子判断时,你有没有更巧妙的方法来判断呢?
在我们做题目时如果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那将有更多的收获!)
笔算时要注意什么?(注意:1、顺序;2、对位;3、进位。)
(二)针对性练习:“头同尾合十”
师:回顾刚才演算的四题
师:观察每个算式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吗?
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得数又有什么特点呢?
2、师:要验证这个发现对不对,有谁知道,你们接下来该做什么吗?(举例)
你能举一些这样的算式吗?谁来报一下他们的得数?验证一下这个答案是否正确?
3、反馈,关注错因。
(三)、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
请学生板演(师:这两个竖式一样吗?为什么计算结果相同呢?)原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结算相等,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进行验算)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学得开心吗?开心之余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