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30 09:1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并在美的支持下与大陆对抗,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 台湾问题形成:1949年,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问题的由来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美国第十三航空队进驻了台湾二、台湾问题的实质: 内政问题一、台湾问题的由来毛泽东①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毛泽东②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我们都是中国人。
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毛泽东  为了缓和台湾海峡地区的紧张局势,探寻解决中美两国之间争端的途径,中国政府自五十年代中期起,既开始与美国对话。
邓小平③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江泽民④ 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江泽民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电视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对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江泽民的八项主张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团结两岸同胞,共同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决心和诚意,对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四、两岸关系的发展
①②③④⑤⑥⑦两岸关系发展 (1)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交,美国终止与蒋介石集团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中国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马祖等岛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了《告台湾同胞书》。《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两岸应该立即“通商、通邮、通航”,是为三通。两岸关系发展 (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意义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不接触、
不谈判、
不妥协。三不政策蒋经国政府受到民间日益增加的要求改善两岸关系的压力,1987年11月开放“大陆探亲”,当年就有3万多名台胞来大陆探亲。由于当时两岸仍未有正式交通方式直接往来,当时台湾人需要先飞往香港,然后再以其他交通方式或转机前往大陆。两岸关系发展 (3)海基会和海协会成立1990年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 成立。主要功能是接受“陆委会”委托,办理两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项事务。1991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 在北京成立。根据章程其为社会团体法人,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海峡交流基会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关系发展 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作用两岸关系发展 (4)九二共识时间1992年内容意义海协会与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峡两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1992年10月底至12月初, 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香港举行会谈,会谈后又通过数次函电往来,最终形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九二共识”的精髓是求同存异。两岸关系发展 (5)汪辜会谈时间1993年地点内容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新加坡人物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海基会会长辜振甫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海协会的倡议和积极推动下,经过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正式举行。“汪辜会谈”前汪道涵与辜振甫(右)握手汪道涵与辜振甫签署《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两岸关系发展 汪辜会谈意义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汪辜会谈是两岸落实“九二共识”的重要成果江泽民会见辜振甫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1998年10月14日,汪道涵在上海和平饭店会见辜振甫两岸关系发展 (6)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时间2005年内容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影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两党最高领导人相隔60年历史性握手两岸关系发展 (7)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时间2015年地点新加坡两岸关系发展 内容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两岸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间长达70秒左右。习近平致辞: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跨越66年的世纪之握马英九致辞:巩固九二共识,维持现状。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双赢。设置两岸热线,处理急要问题。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两岸关系发展 这次会面将是充满希望的一步,欧盟会持续关注。 (欧盟对外事务部评论) 两岸领导人即将在新加坡举行的会面堪称“历史性”,将是两岸关系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登评论) “习马会”可能会被评价为习近平的又一历史性举措。 (美国《华尔街日报》文章称) “习马会”是历史性的一刻,不仅开启两岸新局、两岸互动的全新里程碑。 (台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表示)影响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两岸关系发展 ? 2016年5月31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在北京发布,"习马会"当选2015年年度10大流行语 。两岸关系发展 (8)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30年多来,两岸交流从无到有不断扩大深化,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社会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为两岸关系缓和改善与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动力。两岸关系发展 两岸人员往来络绎不绝,2017年达到878万人次,其中台湾居民来大陆587万人次,同比增长2.49%,再创历史新高。两岸人员往来两岸关系发展 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两岸三通2008年两岸大三通实现:从8个半小时到80分钟 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台北、高雄等多个空港、海港同时启动两岸三通两岸关系发展 两岸经济交流两岸关系发展 两岸文化交流外国势力的干涉(外部) 台独势力(内部) 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五、阻碍台湾统一的因素
外部因素:外国势力的干涉
内部因素:“台独”势力对台军售是就是要使台军在海空军方面对大陆拥有技术优势,尤其是要保持战机方面的优势。2017年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外部因素台独即二战后美、日帝国主义者操纵,以日美地区为活动“大本营”,由少数台籍野心分子出面,主张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李登辉中华民国总统
(1988年-2000年)陈水扁(1950.10.12-),曾任台湾民主进步党第10-11届党主席(2000-2008)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否认“一个中国”原则;称钓鱼岛是日本的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内部因素今日台湾蔡英文,民进党主席,2016年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成为台湾地区首位女性领导人。蔡英文多次表示,对大陆“善意不变,也不会屈服于压力”。所谓不会屈服于压力,至少是指无论大陆怎么坚持“九二共识”,她都不会改变自己否定“九二共识”的立场。那么两岸关系不会再回到此前和平发展的正轨?六、有利于台湾统一的因素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反“台独”活动有利于两岸统一的因素台湾“反台独”大游行 台湾多个民间抗议美国对台军售一国两制“中国是我台湾人民的血脉渊源
中国是我台湾人民不可侮辱的尊严”
           ——反台独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