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前221年220年2017年589年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秦汉 统一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朝南朝第四单元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梳理一下本单元政权分立的历史,将政权名称填入下列示意图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民族大交融:不同民族碰撞交流→相互提高→共处、共居、联盟甚至国籍上合为一体,但以保持各自传统为主要手段不同化→再碰撞交流→再相互提高……。学习目标(1) 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了解东晋取胜的原因
(2) 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作用
(3) 认识民族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淝水之战前秦统一北方一、淝水之战——交往中的冲突PK80万VS8万淝水之战383年前秦与东晋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以少胜多秦军大败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有关成语作战双方特 点结 果影 响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骄傲自大害怕畏惧前秦87万拼凑军
军心不齐东晋8万精兵
团结一致战术失误东山再起运筹帷幄
用计得当阅读课本86页到87页找出前秦失败的原因影响:淝水之战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公元439年,由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再次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思考:北魏“马上得天下”,可否“马上治天下”?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汉族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北魏的统治举步维艰。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499年),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5岁即位,公元490年亲政。 孝文帝从小就由汉人冯太后抚养,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更加倾向于汉化改革。1.改革目的: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
巩固统治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交流中的融合课本回答问题1、孝文帝( )年把都城从平城迁到( )。
2、他迁都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影响到孝文帝迁都的决心了吗?
3、迁都洛阳有何重要影响?494洛阳改革措施汉语汉服汉姓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联姻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起到怎样的作用?归纳整理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 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推动了整个民族的融合和进步。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丧失了勇武之气,导致北魏的衰落和鲜卑族的灭亡。你的看法呢?孝文帝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改革家!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胡人汉服汉人胡服 汉 人 胡 食三、交融中的发展——北方民族大交融魏晋墓砖画: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晒谷子) 胡床替代了当时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方式。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风气云冈石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民族交融阅读课本88页,找出民族交融共同进步的表现民族交融领域民 族 交 融 的 表 现生产生活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社会习俗民族心理相互学习实行君主专制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相互借鉴吸收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 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高潮时期 淝水之战 前秦衰败孝文帝改革 汉化措施 促进民族大交融 迁都洛阳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联汉姻 用汉制 北魏统一北方本课小结华领悟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成语故事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以下成语的来历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是( )
A.投鞭断流
B.退避三舍
C.草木皆兵
D.风声鹤唳
随堂练习B2.一位西域商人到北魏都城洛阳后,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宫殿巍峨屋宇华丽
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
C.市场汇集四方商人
D.满街都是说鲜卑语的汉族人D3.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实现黄河流域的统一B.为统一全国作好准备C.促进民族融合D.抑制佛教发展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