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检测(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36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公亦以此自矜(jīng) B、属(shǔ)引凄异 C、脱帽着帩(shāo)头 D、岱宗夫(fú)如何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以钱覆其口(盖) B、虽乘奔御风(虽然) C、且父未尝语我也(告诉) D、几二千年矣(差不多)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但微颔之(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C、此非常儿也(这是很平常的儿童) D、或王命急宣(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B.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卷。 C.头上窝堕髻,耳中明月珠。 D.水河澹澹,山岛竦峙。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一点没有) 公亦以此自矜(矜:夸耀) B、无他,但手熟尔(但:只是) 或王命急宣(或:或者)
C、以钱覆其口(覆:盖)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确实、实在) D、重诺责,敦风义(敦:重视) 就傅读书,过目成诵(就:靠近)
6、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徐/以杓酌油/沥之。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D.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7、给下列各句选择正确的译文。(4分)
(1)卒辇而致之。( )A.士卒驾车运着送还给他。 B.士卒用车子去接他。 C.最终用车子送还给他。 D.最终用车子送他回家。
(2)无他,但手熟尔。( )A.无有他人,但是手已经熟了。 B.不是靠他人,只是自己的手练熟了。
C.没有别的,但是手熟而已。 D.没有别的,只是手熟练罢了。
8、文学常识填空。(4分)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古代的一些作家、诗人、学者,对他们的文学成就和生平经历也了解了一点。其中有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出兵北征乌桓,班师经过碣石山写下了一首想像奇特,气魄宏大的诗,即 ;有唐朝最伟大的三个诗人中的两位,他们是___ _和_________;有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两位,他们是 (朝代名)的 和 ;还有清朝著名的语言学家、经学家 。
9、按原文默写。(7分) ⑴《三峡》中间接写水流之急的句子是______ 。 ⑵《望岳》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
⑶《登飞来峰》一诗的哲理句是___________ 。 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宽慰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⑸《观沧海》一诗中虚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⑹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当具有“ , ”的雄心和气概。(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写)。
10、将下列对应内容连线:(5分) ( 具体内容见答题卷 )
11、给下列人物一个精要的评价。(4分)
我们感谢以上几位作者,用他们的生花妙笔为我们介绍了性格各异的古代人物。他们是: 的陈尧咨, 的卖油翁, _的戴震, ____的秦罗敷。
二、阅读。(32分)
(一) 【甲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文】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12、甲文选自____________ 乙文选自 ___________(2分)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尝射于家圃( ) (2)但微颔之 ( ) (3)日出东南隅( ) (4)但坐观罗敷( )
14、甲文的主人翁是 ____,该文说明了一个 ______的道理;乙文的主人翁是_____ ,选文向我们展示了 。(4分)
15、两篇文章都是写人的,甲文主要采用了_______和________描写,乙文采用了______ 和______相结合的方法。(4分)
16、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 B、射: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C、去:睨之,久而不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自: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二)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_______宗 _______”。
17、在文中空白处补写原句。(2分)
18、用简短的话归纳各段的大意:(4分)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19、第一段画线的两句,描绘出了 。(2分) 20、“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八个字,写出了 。(2分)
21、在第三段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1分)
(三)揠苗助长①
宋人有闵②其苗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③,谓其人曰④: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⑤矣。
[注释]①揠:拔;②闵:通“悯”,忧虑;③芒芒然:疲劳倦怠的样子;④其人:指家里的人;⑤槁:枯干。
2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今日病矣 (2)其子趋而往视之
23、用“/”画出下面句子朗读时该停顿的地方。(2分) 宋 人 有 闵 其 苗 之 不 长 而 揠 之 者
24、宋人跑到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拔高的原因是 ,愿望是 ,结果是 。(3分)(用原文回答)
25、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写作。(50分)
26、请选择你最有话说(或感受最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收获最大、最痛苦、最失败……)的一次经历,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600字左右。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