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百分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感受百分数产生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百分数有多少了解。我进行前测
(1)你知道什么是百分数吗?生活中听说或见到过吗?请举例说明这个百分数表示的什么意思。
不知道
23人占69.7%
知道
与分数联系
8人占24.2%
与小数联系
1人占3.03%
生活经验
1人占3.03%
分析:对百分数的了解以及认识总体来说我班的学生是陌生的。学生生活经验方面狭窄,对生活中的数学关注的不够。百分数的意义没有知道的。学习百分数本班学生没有明显差异。
(2)了解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生如何进行比一比,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存在的困惑。我用书上罚点球的情境图进行测试。
你认为应该选派那名队员?把你的理由写出来。
测试结果如下:
错误和不会(14人)
失球数
12人占36.4%
数量相加
1人占3.03%
不会
1人占3.03%
正确进行比较(19人)
命中率
16人占6.06%
失球率
1人占3.03%
罚球数是罚中的几倍
2人占6.06%
发现:用文字叙述的形式,不利于学生获取信息。在罚球总数不同的情况下比什么?对于我班近一半的学生来说是不清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百分数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难点:在比较的过程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引出问题
我们班学生喜欢一种运动——打篮球。今天我们来看篮球队员给我们带来的数学问题
篮球队员投篮情况统计表
队员
投篮总数/个
投中球数/个
1号
10
7
2号
8
5
观察统计表从中获得什么数学信息?有办法比出谁的成绩好吗?
二、探索问题?? 感受百分数的产生
1、解决问题?? 交流方法
预设①10?? 7?? 40? 28
?????? 8?? 5?? 40? 25
②10??? 7?? 50? 35
?? 8??? 5?? 56? 35
③ 10-7=3?? 8-5=3
? ??3=3
④ = ??? ?= ?
⑤7÷10=0.7?? 5÷8=0.625
? 展示学生的方法,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问:这么多方法解决了问题。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点?(统一了标准)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统一标准比较的知识经验下,从整数、分数、小数三个维度统一标准下进行比较,读懂同学的做法,培养数学思考能力。
2、比较3名队员的投篮情况
篮球队员投篮情况统计表
队员
投篮总数/个
投中球数/个
1号
10
7
2号
8
5
3号
50
36
增加1名队员进行比较
问:原来1号、2号的标准为什么改变了?比三名队员投篮情况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调整了标准,计算麻烦)有没有办法让我们比不麻烦的?(确定统一的标准—分母是100)
把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引出百分号——写成百分数
设计意图:经历调整标准带来的麻烦,体会百分数产生的价值。
三、充分感悟??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读、写百分数
2、在本课情境中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学生说一说其中的一个百分数在这里表示什么含义?
3、重点理解 62.5%? 62.5是62.5个吗?投篮总数8个? 投中5个,在此基础上继续找
62.5%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感悟、理解62.5%是投中个数和投篮总数的关系。从而明白百分数只是在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4、总结百分数的意义
先让学生说百分数表示的含义再看书
四、课堂小结
有什么收获?关于百分数还有什么问题?还想了解百分数的什么知识?
活动2【导入】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