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019版)练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1-2a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019版)练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1-2a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30 10:0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矢量、标量]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质量 B.温度
C.路程 D.位移
答案 D
解析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根据有无方向可知:温度、路程和质量都是标量,而位移是矢量,故D正确,A、B、C错误。
2.[位移、路程]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时,位移可能相同
答案 D
解析 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为矢量,位移的方向是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不一定是质点运动的方向,A错误;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为标量,表示轨迹的实际长度,不一定等于位移的大小,只有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大小,由于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只能说路程等于位移大小,不能说路程等于位移,B、C错误;比如从北京到上海,乘坐火车和飞机两种方式,路程不同,但是位移相同,D正确。
3.[时间、时刻]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
B.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
C.火车站大屏幕上显示的是列车时间表
D.1分钟只能分成60个时刻
答案 B
解析 1秒在时间轴上是一段,表示的是时间,所以A错误;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B正确;火车站大屏幕上显示的是列车时刻表,不是时间表,C错误;1分钟能分成无数个时刻,D错误。
4.[位移、路程](多选)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的运动轨迹不一样
B.他走过的路程相同
C.他的位置变动是不同的
D.他的位移是相同的
答案 AD
解析 此人按不同的走法从北京到重庆时,他的运动轨迹不一样,A正确;他走过的路程也不一样,B错误;但是位置的变动是相同的,C错误;故他的位移相同,D正确;故选A、D。
5. [位移、路程]如图所示,坐高铁从杭州到南京,原需经上海再到南京,路程为s1,位移为x1。杭宁(南京)高铁通车后,从杭州可直达南京,路程为s2,位移为x2。则(  )
A.s1>s2,x1>x2 B.s1>s2,x1C.s1=s2,x1=x2 D.s1>s2,x1=x2
答案 D
解析 走两条路线的位移相同,即x1=x2,但是经上海再到南京的路程较长,即s1>s2,选D。
6. [位移、路程]出租车载老张到车站接人后返回出发地,司机打出全程的发票的部分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出租车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
A.4.3 km, 4.3 km
B.4.3 km,0
C.0,4.3 km
D.0,0
答案 B
解析 出租车发票上里程即其行驶的路程,即4.3 km,因又返回出发地,位置变化为零,故位移为0,故B正确,其余错误。
7.[时间、时刻、矢量]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很长,时刻很短
B.“第2 s内”和“2 s”是指同一段时间间隔
C.时光不能倒流,因此时间是矢量
D.“北京时间12点整”其实指的是时刻
答案 D
解析 时刻具有瞬时性,对应时间轴上的一点,没有长度,时间是指时间间隔,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不一定很长,A错误;“第2 s内”的时间为1 s,“2 s”的时间为2 s,B错误;时光不能倒流,但时间是标量,C错误;“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D正确。
8.[时间、时刻](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时间8点整”指的是时间
B.第n s内就是第(n-1) s末到第n s末这1 s时间(n为任意正整数)
C.列车在广州停15分钟,指的是时间
D.不管是前5 s还是第5 s,都是指时间
答案 BCD
解析 8点整指的是时刻,不是时间,A错误;第n s内指第(n-1) s末到第n s末,这1 s是时间,B正确;15分钟指一段时间间隔,为时间,C正确;前5 s指第1 s初到第5 s末这一段时间间隔,第5 s指的是第5 s初至第5 s末这1 s的时间间隔,D正确。
9.[位移、路程]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把一筐砖先竖直向上提升40 m,然后水平移动30 m,此过程中砖块的路程和位移大小(  )
A.路程和位移都是70 m
B.路程和位移都是50 m
C.路程为70 m,位移为50 m
D.路程为50 m,位移为70 m
答案 C
解析 路程是整个过程经过的径迹长度,所以整个过程的路程是70 m,而位移则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作出整个过程的径迹可以发现两段路程是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度,而位移大小则是其斜边长度,由勾股定理得该过程位移大小是50 m,所以C正确;A、B、D错误。
10.[位移、路程]某人向正东方向运动了x米,然后再沿东偏北60°方向又运动了x米,则该人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
A.x米 B.x米
C.x米 D.2x米
答案 C
解析 其运动情景如图所示,该人的位移大小为:2xcos30°=x米,C正确。
B组:等级性水平训练
11.[位移、路程]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t(秒末)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
t/s
0
1
2
3
4
5
x/m
0
5
-4
-1
-7
1
A.第1 s内位移最大 B.第2 s内位移最大
C.第3 s内位移最大 D.第4 s内位移最大
答案 B
解析 质点在x轴上运动,质点的位移等于末位置和初位置的坐标之差,即Δx=x2-x1,质点在第1 s内位移x1=5 m,第2 s内位移x2=-9 m,第3 s内位移x3=3 m,第4 s内位移x4=-6 m,第5 s内位移x5=8 m,故B正确。
12.[位移、路程]某人从家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了50 m到达B处,再向东走了100 m到达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50 m到达D处,则:
(1)此人散步的总路程和总位移各是多少?
(2)要比较确切地表示此人散步过程中的A、B、C、D位置,应采用什么方法表示?将其分别表示出来;
(3)要比较确切地表示此人散步的位置变化,应用位移还是路程描述?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作出此人散步的路线图,如图甲所示。
路程s=AB+BC+CD=50 m+100 m+150 m=300 m。
位移x=AD== m=100 m,位移方向为东偏北45°。
(2)由路线图甲可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各位置的坐标为A(0,50 m),B(0,0),C(100 m,0),D(100 m,150 m)。(由于坐标原点选取不同,本题答案不唯一)
(3)位移是表示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描述位置变化时应使用位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