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6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6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30 11:0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周恩来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一步一个脚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大国外交》
  现在所有人都想成为中国人的朋友
  ——俄罗斯《专家》周刊
  没有一个亚洲国家愿意拒绝中国的拥抱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一、穿云破雾 融入世界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二、东方风来 惠及世界——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图案上的世界地图象征整个世界,橄榄枝象征和平。
联合国的宗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
联合国会徽
1945年正式成立
中、美、苏、英、法为五大常任理事国
为什么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呢?
中国是常任理事国之一,为什么新中国被拒于联合国门之外?
1、新中国诞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等各方面采取措施,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阻扰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2、新中国建立后,台湾(蒋介石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占据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请结合课本P85、86页的内容回答问题:
1.联合国于何时成立?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
2.为什么要用“恢复”而不用“加入”?
中国是创始国会员国之一,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3.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阻力和助力各是什么?
阻力:美国、日本等国;
助力: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发展中国家。
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决议通过时的联合国大会会场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自此以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意义:
1.时间: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
重返时刻:“乔的笑”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我国为什么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一:1964年到1967年,中国相继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打破西方核垄断。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进入太空轨道。
材料二:听到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后,中小国家欢呼起来,掌声足足响了两分钟,坦桑尼亚外长甚至在会场上跳起舞来。
材料三: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1、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3、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中国永远把非洲国家当成
患难之交。 ——习近平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立即驱逐台湾的提案以76票赞成(非洲26票),35票反对获得通过
毛泽东明确表示…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中小国家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周恩来、“求同存异”
共同反对殖民主义
1971年11月15日上午10时,风度翩翩的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会议大厅,正式参加第26届联大会议。中国代表团一出现,立刻成为了全场关注的焦点。
有记者问:“乔团长,你能不能讲讲你现在的心情?”满面春风的乔仰头大笑,那自豪的、淋漓尽致的笑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然后他说:“我现在的心情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
结合材料,说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美关系如何?
中美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二、中美建交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在军事上实行威胁,政治上进行孤立,经济上加以封锁。
材料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反动派。
———毛泽东
材料三:1950-1953年 中国抗美援朝
1961-1969年 中国抗美援越
时间 事件
1971年春 乒乓外交
1972年2月 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
1978年12月
1979年1月
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签订《建交公报》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关系改善的重大事件
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来者不善呀!
苏联人势头正猛,咄咄逼人!
苏联领导人
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来者不善呀!
美国总统尼克松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1: 为了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2: 中美两国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合作
材料一: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原因之一是,这种友好关系将会给双方带来明显的经济和文化利益。
——美国总统尼克松
材料二:(中国)要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经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在内,有先进的东西我们也要学。
——邓小平(1957年)
材料一:
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1969年代中,
苏联洲际导弹增至1060枚赶上美国,同时
苏联还开始发展和部署反弹道导弹系统赶
到了美国前面,而且苏联建成一支能对美
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这一切使美国日
益感到苏联已成为“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
逼人的竞争者”。
材料二:自从赫鲁晓夫1956年上台后,苏联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日益膨胀,试图迫使中国将自己的外交政策纳入苏联全球战略的轨道。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中苏经济技术合同和协议,并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边界事端,制造流血事件,尤其是1969年3月发生的“珍宝岛事件”。这使得中苏边境形势十分紧张,两国关系几近破裂,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
1969年8月1日,尼克松访问巴基斯坦时说:“中美两国对骂了二十多年,相互敌视,互不往来,我想结束这种状况。”
1969年8月3日,尼克松访问罗马尼亚时说:我想在我的任期内,改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能否请您向中国人传递我的意愿。
1970年10月初,尼克松向《时代》记者表示“如果说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
材料三:“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从美国方面看
(1)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2)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使美国陷入深深地战争泥潭
(3)美苏争霸中苏联的攻势咄咄逼人以及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从中国方面看
(1)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2)中苏关系的恶化
(3) 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4)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你们这次应邀来华访问,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
周恩来会见美国乒乓球队
小球:是指乒乓球,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
大球:是指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分别处于东西两半球,中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以乒乓球为媒介,让处于封冻状态的中美关系最终实现了正常化,所以称为“小球转动大球”。
周恩来:“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我感
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
在他们离开机场时,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乔治·桑特尔《尼克松传》
尼克松破冰之旅 “改变世界的一周”
《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
签署:1972年2月,在上海签署
内容:
(1)共识: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威胁。
(2)台湾问题: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美联合公报》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吗?
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台湾问题
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宣布:1979年1月1日起,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1979年邓小平访美,中美正式建交
乒乓外交
尼克松访华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1年)
(1972年)
(1978年12月)
(1979年1月1日)
用时间轴的方式,完成中美建交主要历程:
1971.4
1971.7
1972
1979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中美正式建交
尼克松访华,双方正式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乒乓外交
1971:
1971:
1972: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乒乓外交”
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尼克松访华 签署《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
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从1971年7月《中美联合公告》发表到1972年底,一年多时间里,就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中美关系核心问题:台湾问题
中美从对抗到和解给我们什么启示?
1.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
(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2.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民族、不同
宗教信仰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
三、中日建交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签署了 中日联合声明 ,宣布结束两国战争状态,恢复邦交正常化。在日本断绝了与台湾的官方关系后,正式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972年邦交正常化
近代中日关系回顾
中日建交以来,日本是否遵照了上述的《联合声明》?
国家 与中国建交时间
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英国 1972年3月13日
德国 1972年10月11日
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1日
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49--1979与我新建交国家数目统计图
新建交国家
单位:个
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外交事业的大发展时期,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新热潮。
“建交潮”
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我国70年代的外交成就,你知道是指哪三个外交事件吗?
③1979年中美建交。
①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1972年中日建交
一、穿云破雾 融入世界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
二、东方风来 惠及世界——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表现
1、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推动大国关系发展
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观)
4、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
5、加强国际合作
外交格局: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
外交成就:P88
影响: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了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在中国上海召开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亚信峰会(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
金砖国家会议
塔吉克斯坦总统
拉赫蒙来华
习近平会见特朗普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
会主席和欧盟委员会
主席
习近平和普京出席G20杭州峰会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外交事业的发展
20世 纪70年代
全方位外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
中日建交(1972)
外交政策
外交原则
外交格局
外交就成就
意义
乒乓外交(1971年)
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
尼克松总统访华(1972)
中美建交(1979)
D
1.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2.“小球转动大球”的故事反映了我国与哪个国家外交关系的改变?(  )
A.英国 B.日本 C.印度 D.美国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你认为“梅开三度”包括(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⑤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D
4、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主题应当是(  )
A.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B.国防现代化的起步
C.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D.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C
5、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世界各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3)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推动我国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
(4)我国20世纪90年代加入了哪一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或APEC)
(5)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综合国力。
2008年8月8日第29界奥运会在北京开幕,来自全世界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队参加,从分显示了中国外交硕果累累。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共有190个国家、
56个国际组织参展,达历届世博会之最。
2006年11月初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48个非
洲国家都派高级别的代表团出席北京峰会。